传承民俗文化 放飞童年梦想
为深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克拉玛依市第十六中学小学部在四月春风吹拂校园之际,组织400余名学生开展清明节放风筝活动。孩子们奔跑嬉戏间银铃般的笑声穿透云层,在仰望翱翔天际的风筝时感受春日气息,通过体验传统技艺深刻领悟民俗魅力,活动有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精心筹备:让教育浸润春风
为保障活动安全有序开展,学校提前一周启动多维度筹备:校领导班子精准划分年级活动区域并布设安全督导岗,年级组针对学生认知特点编制分级版《风筝飞行技巧指南》,校医团队全程驻守操场实施动态医疗保障,构建起立体化活动保障体系。

师生同行:春风里的成长课堂
遵循STEAM教育理念,活动现场呈现梯级学习图景:低段萌娃在教师辅助下专注训练风筝线控基础技能;中段学子面对“雄鹰”风筝突发性结构损伤,自发组建项目小组,运用数学学科“三角形稳定性”原理实施骨架修复工程;高段学生通过三次变量调试总结出“受力均衡黄金参数”,抹着汗珠兴奋地交流空气动力学发现。教师团队同步构建双维支持系统——既担任跨学科技术导师,又化身成长档案的光影记录者,使绿茵场蜕变为沉浸式探究学习场域,生动诠释传统民俗与现代教育的有机融合。
教育回响:让童年拥抱蓝天
暮色渐染,孩子们在《筝音渐缓》的收尾曲中有序整理器具,飘散的笑语凝结成空中无形的文化余韵。这场跨学科主题实践不仅创新了“5+2”课后服务形态,更编织出“民俗技艺传承-科学原理探究-团队协作实践”的三维育人图谱。当非遗智慧通过指尖丝线具象化传承,当课堂知识在真实情境中迸发应用价值,教育完成了从“知识容器”向“文化基因孵化场”的质变跃升,让成长真正发生在天地之间。(李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