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楚县盐碱地冬小麦长势良好 科技助力荒地变良田
中新网新疆新闻4月10日电(陶拴科 刘静怡)眼下,正值冬小麦起身期,追肥、灌溉等春季田间管理正当时。走进新疆喀什巴楚国家级盐碱地改良示范园里,放眼望去,冬小麦长势喜人,绿油油的麦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去年10月8日,上海浮石科技团队在这里改良完成的盐碱地,历经一个冬天的蛰伏,冬小麦顺利返青。随着气温升高,植株基部节间开始伸长,冬小麦进入了拔节期,这是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决定产量的重要阶段。
此次浮石科技团队采用自主研发的地阔 1# 改良剂,对这片盐碱地展开改良工作,从时效性、适用性、永久性三个方面解决了盐碱地长效改良的难题,有效降低土壤中的盐碱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大大缩短盐碱地改良周期长和收获慢所面临的问题,并采用物化结合的多通道 、综合性治理手段,对作物适用性广泛,从根本上完成对土壤的长久优化和修复,同时为冬小麦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土壤环境。
在冬小麦返青之际,田间管理迎来关键期,浮石科技团队正多管齐下确保丰产。他们密切关注土壤墒情与肥力,通过科学的监测手段,精准施肥、灌溉,确保冬小麦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
近年来,新疆高度重视盐碱地综合利用,多措并举,以做优做强旱碱麦产业链为契机,在盐碱地试种小麦、油菜等特色作物种植方面精准发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去年,浮石科技的项目团队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在新疆和硕县合作开展盐碱地改良项目,300 多亩冬小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盐碱地改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将依托积累的盐碱地改良数据库,通过科学分析土壤数据,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施精准治碱策略,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南疆盐碱地治理打造更多可复制的样本范例。”浮石科技技术总监柴晨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