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青春献西部 建功在木垒

青春献西部 建功在木垒

2025-04-27 17:40:52 来源:中新网新疆

  当新时代的号角在边疆吹响,一群怀揣赤子之心的青年带着“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誓言汇聚于此,用青春和汗水勾勒出木垒县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近年来,木垒县聚焦西部计划志愿者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长效化,构建起“引、育、用、留”全链条服务体系,让志愿者在基层实践中成长成才,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蓬勃的青春动能。

  精准施策“引才” 构建立体化招募培育体系

  木垒县将西部计划作为集聚青年人才、服务边疆发展的重要抓手,建立“政策宣传+精准对接+定向招募”机制。通过线上线下联动,依托高校就业平台、新媒体矩阵发布招募信息,重点吸引教育、农业、旅游、医疗卫生等专业人才。2003年以来,累计在木垒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400余人,分别在乡镇基层一线从事支教、支医、支农、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项目,留到新疆超过50人,西部计划已经成为木垒县人才强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帮助志愿者快速适应边疆环境、融入基层工作,木垒县打造“三维度”培训体系:政治引领强根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红色教育基地实践教学,引导志愿者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专业赋能提能力,针对教育、乡村振兴等岗位开展岗前实训,邀请业务骨干、优秀志愿者分享基层工作经验;文化浸润促融合,2024年,开展木垒县“中秋明月夜 天涯共此时”中秋游园会、“青耘中国 青春助农”直播带货等主题活动服务20余场次。让志愿者在感受木垒县多元文化魅力中增强归属感。

  扎根基层“用才” 在服务大局中彰显青春担当

  西部计划志愿者们把木垒当作第二故乡,在基层一线勇挑重担,在教育帮扶、产业振兴、基层治理等领域散发着光和热,成为推动县域发展的生力军。

  2024年夏天,集宁师范学院的志愿者屈云鹤踏上了木垒县的土地,成为木垒县技工学校2024级旅游服务与管理班的班主任和专业课老师。面对班上不少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基础薄弱的现状,屈云鹤利用课后时间为孩子们开设“汉语小课堂”。每天清晨,他都会提前一小时来到教室,带着学生们诵读经典诗词;傍晚,又陪着寄宿生在宿舍里练习汉字书写。在一次课堂上,一名学生写了一篇《我的梦想》:“我想成为像屈老师一样的人,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然后回来建设家乡。”看着作业本上稚嫩的字迹,屈云鹤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梦想的种子。像屈云鹤这样的教育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用爱与责任编织着边疆教育的希望之网,让知识的光芒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未来。

  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赵春燕在木垒县东城镇人民政府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投身乡村振兴相关工作。她的工作模式主要是“办公室+下村”,日常穿梭于“田间地头”,开展入户走访。在走访中,她深入了解村民家庭人口结构、主要经济来源等情况,向村民解读小麦播种政策、排查房屋电采暖、关注接羔育幼等生产事宜。通过一家一户的走访,她将工作从平凡单调的两点一线,延伸到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用脚步丈量大美边疆,在为村民纾难解困中,为乡村振兴贡献着青春力量。

  用心用情“留才” 打造志愿者成长“暖心家园”

  木垒县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机制留人”,让志愿者在边疆安心工作、舒心生活、潜心发展。在生活保障上,为志愿者提供免费宿舍、发放生活补贴,定期开展健康体检,解决就餐、出行等实际困难;在职业发展上,建立“导师结对”制度,由党政领导、业务骨干一对一帮带,优先推荐优秀志愿者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近年来已有30余名志愿者留县就业;在荣誉激励上,每年评选“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青春建功标兵”,通过媒体宣传先进事迹,让志愿者的付出得到社会认可。留木志愿者王颖说:“木垒给了我成长的舞台,这里的群众需要我,我也早已把这里当成了家。”

  精神传承“育才” 让志愿精神在边疆永续流淌

  西部计划志愿者们用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更在木垒大地播撒下希望的种子。他们积极参与全县乡村振兴、文明创建、志愿服务、环境整治、文旅宣传等工作,得到了各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为推动木垒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青春贡献。9名西部计划志愿者代表木垒县获得全国“优秀志愿者”、自治区“优秀志愿者”、首届全区检察机关新闻宣传业务竞赛业务能手荣誉。志愿者杨瑞拍摄的微视频《在木垒闪光的青春》被团中央在全国范围内转发。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奉献,闪耀着他们不平凡的青春光芒。

  未来,随着西部计划的深入实施,将会有更多青年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木垒这片热土上续写“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的青春华章,让青春之花在边疆基层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李钰)

【编辑:张家伟】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