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高新区(新市区)引才盛宴:释放3000+优质岗位 助力企业和人才“双向奔赴”

高新区(新市区)引才盛宴:释放3000+优质岗位 助力企业和人才“双向奔赴”

2025-04-28 12:24:59 来源:中新网新疆

  4月27日,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星耀高新‘职’等你来”“政校企”联动产才融合大会正式启幕,现场汇聚百余家重点企业,携3000多个优质岗位集中参展,推动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着力构建“引才、育才、留才、用才”全链条服务生态。

  此次大会阵容强大,既有央企、国企、世界500强企业强势加盟,也有人工智能、云计算、电子信息、网络安全等领域的高新技术头部企业踊跃参与,岗位覆盖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数字经济等重点行业,充分展现出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产业体系的韧性与活力。

image

  会场功能区创新升级,除传统的招聘洽谈区、政策咨询区、直播带岗区、简历诊断区外,特别增设创业成果与技能风采展示区、企业商品展示推售区和文化体验区,打造集人才招引、政策解读、技能展示、产业推介于一体的立体化服务新场景。

  丰富多样的岗位需求也点燃了毕业生的求职热情,各招聘展位前纷纷排起长队。毕业生与企业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企业文化、岗位胜任要求及职业发展前景,有序投递个性化简历。应届毕业生美热依·艾仁说:“学校提前发布了大会的参展企业和招聘岗位等信息,我也提前研究了下,根据自身的专业和岗位要求,筛选出5家意向企业,并针对企业不同特点做了针对性的准备。”

  参展企业新疆新航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陈怡燃说,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的产业优势与政策支持为企业吸引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政校企”协同联动的招聘模式,能够更高效地帮助企业锁定合适的人才,今天也接触到不少专业对口、综合素质突出的求职者,企业也希望后期能与更多高校建立常态化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此外,大会还邀请人力资源专业团队现场“坐诊”,开展精准就业指导服务。从明晰职业定位、进行人职匹配评估,到剖析外部就业环境、梳理简历优化思路、开展模拟面试等,提供全流程“一对一”就业指导,助力毕业生迅速锚定个人职业定位,收获切实有效的求职实战技巧。

  为满足更多毕业生的求职需求,大会采取线上直播与线下招聘的方式同步进行。直播“分会场”内,就业服务导师化身为“带岗主播”,全方位详细介绍招聘单位情况、岗位职责以及福利待遇,求职者通过弹幕互动实现即时沟通,当天直播带岗点击量达6.1万人次,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广泛参与度。

  值得一提的是,大会还通过多元形式搭建起企业、院校与求职者的三方交流平台。在创业成果与技能风采展示区,创业者以鲜活案例分享创业历程,高校院所科研成果和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技能竞赛作品琳琅满目,激励着更多年轻人投身创新创造。企业商品展示区则让大家直观感受到区域企业的优质产品,展现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文化展示区中,企业特色文化与非遗相互交融,多方资源的有机联动与深度对接,勾勒出产才融合、双向赋能的生动图景。

  在这场“双向奔赴”顺利“相约”的背后,离不开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的全链条谋划与全周期服务。今年以来,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聚焦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通过创新举措推动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同频共振,着力构建人才引进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双轮驱动”发展格局。在深化政校企协同机制方面,聚焦本地高校资源,持续开展校园专场招聘、企业HR定点定向招聘、企业导师进课堂等沉浸式对接活动,同步打造“直播带岗+就业服务驿站”线上线下联动模式,推动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在强化就业服务供给方面,建立重点企业用工动态监测机制,通过“走访+调研+分析”三维度立体式服务,精准掌握企业岗位需求,着力构建“以产业需求驱动人才培养、以人才供给赋能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让产业发展为人才提供更广阔的舞台,让人才集聚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孟勇表示,大会邀请到超过100家重点企业现场设展,释放3000余个优质岗位,吸引了5000多名高校毕业生参与其中。下一步,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将持续发挥好“星耀高新”品牌效应,积极拓展“政校企”合作网络,引导企业参与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养等方式,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实现更多优秀人才加速向重点产业、重点企业聚集。

【编辑:宋欣】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