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馆:铭记光辉历史 让永不磨灭的“西路军魂”在新时代发展进程中传承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馆:铭记光辉历史 让永不磨灭的“西路军魂”在新时代发展进程中传承

2025-04-28 20:39:24 来源:中新网新疆

  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迎来成立70周年,如今的新疆正以开放、自信之姿,向世界展现绚丽风貌,讲述新时代故事。在哈密市,有一处承载着光辉历史与不朽军魂的红色地标——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馆,它如同一座灯塔,照亮着新时代的发展征程。

  老址寻根,重温峥嵘岁月

  4月26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馆讲解员阿瓦古丽·排尔乎扎提带领红领巾讲解员们,来到哈密市区兰新铁路北侧公路立交桥处的纪念馆老址,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

  “咱们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馆老址始建于1997年,8月21日落成,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布局呈梯形,由纪念馆、石雕、纪念碑三部分组成,是为纪念红军西路军左支队1937年4月底到达新疆哈密星星峡,与中共中央代表陈云、滕代远会师而修建的。陈云夫人于若木及子女陈元、陈方,李先念夫人林佳楣及子女李平,自治区领导王恩茂及王乐泉参加了隆重的剪彩仪式。”阿瓦古丽·排尔乎扎提介绍道。

  阿瓦古丽·排尔乎扎提在纪念馆担任讲解员超20年,自2004年加入讲解员队伍以来,累计讲解“西路军魂”超万场,其中4000余场是在老址进行。她表示,每一次讲解都是对历史的回望,每一次回望都能感受到红军西路军将士的英勇与坚韧。在她看来,讲解员工作不仅是职业,更是文化与知识的传播方式,每一次讲述都是一次精神洗礼。

  新馆焕彩,铭记革命精神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馆现已迁建至哈密市东疆东大道机场(哈密机场)西侧,占地96.83亩,采用仿古园林建筑格局,园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庄严肃穆。步入纪念馆,纪念广场正中的红军战士铜像映入眼帘,铜像基座镌刻着李先念同志1987年的题词“红军西路军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铜像前方是陈云同志题写的“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碑”十个大字,气势雄浑。铜像身后的两组浮雕,生动描绘了红军西路军渡河西征、前仆后继、艰苦岁月和星星峡会合的悲壮历史,让参观者身临其境感受革命精神。

  纪念馆馆长张丽丽表示,该馆是照亮时代征程的精神灯塔,以跨越时空的力量激励当代人奋勇前行。园中的红军战士铜像从旧址迁移而来,战士身背大刀、手握钢枪,脚下踩着祁连山的岩石,目光炯炯注视前方,仿佛刚经历生死战斗,随时准备再次厮杀,是“西路军魂”的生动诠释。与铜像一同迁移的还有红军西路军战士用过的军装、草鞋、鞋垫等珍贵物品,虽已褪色、磨损,但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让人仿佛看到战士们浴血奋战的身影,听见冲锋时的呐喊。

  创新传承,培育红色力量

  随着时代发展,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馆不断探索创新,拓展讲解力量。从最初2名讲解员发展到如今20余人的讲解队伍,培养出一批功底扎实、经验丰富的讲解骨干,形成“以老带新,传承接力”的讲解梯队。

  纪念馆副馆长、讲解员牛牧说:“每一次站在陈列着泛黄的书信、锈迹斑斑的武器和褪色军装的展柜前,向观众讲述红军西路军那段悲壮而伟大的历史,内心都深受震撼。讲解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看到观众专注的神情和因故事而红的眼眶,越发觉得工作意义非凡。红军西路军精神是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前行道路,今后将继续传递这份精神力量,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同时,纪念馆精心培育“红领巾讲解员”队伍,孩子们化身红色文化传播小使者,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讲述革命故事,让红色文化走进校园、贴近同龄人,在年轻一代心中扎根。

  哈密市第十二小学五年级二班学生、红领巾讲解员高子涵说:“接过‘接力棒’,讲解时心中满是激动和崇敬。西路军魂悲壮伟大、英勇无畏,遇到困难时要像红军西路军战士一样毫不退缩,西路军魂是指引前进的星星火炬,要坚定继承西路军魂和信仰之火,做好新时代接班人。”

  哈密市第八小学五年级四班学生、红领巾讲解员邓振荣说:“每一次讲述红军西路军战士转战祁连、浴血西进的故事,那些在饥寒交迫中高唱战歌的声音、用最后一颗子弹捍卫信仰的眼神都让我热泪盈眶。要像红军西路军战士那样,在学习中不畏困难,在生活中帮助他人,以西路军军魂激励自己好好学习,成为一名科学家。”

  “流动”宣讲,弘扬西路军魂

  为更好传承和弘扬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精神,2024年,纪念馆创新采用“流动纪念馆”形式,将重要历史以图文并茂的活动展板、多媒体演示等方式呈现,通过“六进”(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进机关)方式,每月定期向基层宣传。

  馆长张丽丽表示,“流动纪念馆”化身移动的“红色课堂”,将红军西路军的英雄史诗送进校园、社区与企业,让红色精神“活”起来。2025年将持续开展“六进”活动,拓展覆盖范围、创新数字化与沉浸式展示形式,提升传播效能。

  展望未来,砥砺奋进前行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馆让参观者深刻感受红军西路军将士的巨大牺牲与贡献,汲取奋进力量,珍惜幸福生活,坚定迈向未来。自建成以来,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各界人士纷纷前来参观凭吊,每年接待全国各地党员干部群众超10万人次,先后荣获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自治区廉政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张丽丽表示,将继续加强讲解员队伍建设与培训,提高讲解水平和服务质量,积极开展红色文化活动,让更多人了解红军西路军历史、感受红色文化魅力。目前,纪念馆已引进3D半景画展示形式,增加人物模型和“声”“光”“电”辅助的多媒体背景画,让参观者沉浸式体验当年红军西路军的艰难困苦。后期将加速推进数字化建设,采用“人工智能 +”等前沿技术,开发“穿越时空的对话”智能问答系统,推动革命精神传承与数字化创新深度融合。

  在新时代,永不磨灭的“西路军魂”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汲取奋进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磅礴动能。(张超 魏国能)

【编辑:程勇】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