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医融合” 研讨班开班:260余名医护共探健康管理创新路径
5月17日-18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办、哈密市中心医院协办的“体医融合助力健康管理研讨班”在哈密市中心医院举办。来自哈密市各级医疗机构的260余名医护人员、社区健康管理师聚焦“体医融合”主题,通过跨学科交流探索健康管理创新路径。

当前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发,传统医疗模式亟需与运动医学深度融合。本次研讨班以“普及运动处方、推动主动健康”为核心,旨在通过理论授课、案例研讨和实操演示,将“运动作为非药物干预手段”的理念植入临床实践,构建“一人一方、全程管理”的健康管理模式,提升基层体医融合应用能力。哈密市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建中开幕式致辞,哈密市中心医院副院长魏鑫、哈密市中心医院护理部副主任王隽主持学术议程。
政策导向与理论前沿
杨建中在开幕式致辞强调“健康中国,体医同行”,指出医疗与体育融合是慢性病防控的关键,需以科学运动处方实现健康关口前移。北京体育大学王正珍教授系统解析运动处方的国际发展趋势与风险评估体系,强调运动处方体现个性化、多学科合作和长期效果追踪体系的重要性;运动是良医(北京)健康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徐峻华则分享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实践价值,凸显“非药物干预”对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性。
多学科实践与技术创新--慢性病与肿瘤管理
国家呼吸疾病区域医疗中心-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疆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白鸟湖医院)党委书记杨玉清教授围绕探索信息化健康管理模式显著提升患者依从性及指标控制率,信息化技术融入慢性病全流程管理等方面进行交流;新疆医科大学健康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保健中心主任张莉教授聚焦肿瘤早期筛查与防控,强调多技术联合筛查,运动处方的个性化精准实施在临床特殊人群中实践的必要性;哈密市中心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主任、哈密市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李静分享哈密市中心医院聚焦资源整合与多学科协作,通过分级诊疗、数据互通及专科联盟实现资源协同,显著提升了服务效率与患者体验的医疗健康集团协同运营模式创新与实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李惠梅围绕体检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与管理要素,通过标准化流程,人员培训,设备管理,数据核查,持续改进等方面讲解建立全流程健康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心理与老年健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济困医院副院长张义教授就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常见精神心理问题以及相关对策处理结合典型案例进行讲授,强调早期识别与综合干预的深刻意义;自治区人民医院医疗保健中心副主任向红教授从营养、运动、压力管理和睡眠优化为核心讲授生活方式对疾病的转归,实施个性化干预对健康促进的重要意义;自治区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唐青围绕老年人运动处方设计,强调“安全为先、个体化评估”,老年人群以有氧运动、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运动、柔韧性运动及平衡训练为主的个性化运动方案。
信息化护理与实操指导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护理部科护士长朱丽红通过信息化智能、远程监测和个性化指导阐述互联网+云随访延伸护理服务在慢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综合保健二病区副主任护师余游川,健康管理中心健康管理师、主管护师周倩分别就运动处方在门诊服务内容、通过科普视频演示对运动损伤的预防及慢性病运动干预技巧,强化实操指导性。
基层普及与体系构建专家团队围绕“运动处方基层落地”“全流程健康管理体系”“生活方式医学”等议题展开研讨,倡导以循证医学为支撑,推动运动处方数字化、精准化,助力基层健康管理能力提升。
通过跨学科交流,理念深化与能力提升,强化了基层医护对体医融合的认知。260余名学员系统学习了运动处方理论、信息化工具及实操技能,为本地健康管理注入“主动干预”思维。哈密市中心医院通过分享“医疗集团协同模式”,展现了区域医疗资源整合成效;自治区专家下沉授课,搭建了“省-地-基层”学术平台,促进优质资源向一线延伸。项目负责人唐青指出,培训以“健康中国”为引领,为新疆构建体医融合新模式奠定基础。未来将持续推动运动处方临床应用与科研转化,以“预防为主”理念推动医疗模式向健康管理转型,助力边疆地区健康事业发展。
自治区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常峪文表示,本次培训以守护全疆各族人民群众健康为中心,积极落实自治区人民医院“1234强院战略”,通过“理论赋能+实践创新”提升区域健康管理专业化水平,为“健康中国”建设在边疆落地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未来,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深化体医融合实践,让主动健康理念惠及更多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