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合其农场:老物件里的清廉密码 解码时光长河中的清风正气
5月20日,精河县阿合其农场纪委组织党员干部走进胜利社区“家·回忆”馆,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件件老物件历经岁月洗礼,承载着独特的故事与精神。
在“家·回忆”馆内,阿合其农场纪委创新教育方式,深入挖掘老物件背后的廉洁故事,让党员干部在参观中感悟勤俭节约、清正廉洁的优良传统。通过老物件背后的廉洁故事、廉政党课,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廉政教育活动,让廉政教育更接地气、更入人心。
胜利社区党支部书记李丽指着展柜里的一台老式缝纫机,向前来参观的党员干部讲述道:“这台缝纫机是20世纪70年代社区一位老党员家里的‘传家宝’。当年,这位老党员负责生产队的物资分配,从未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家多拿一寸布、一颗纽扣。他常说,‘公家的东西,一分一厘都不能占’,这台缝纫机,是他用积攒多年的布票和工资买的,见证了什么是真正的克己奉公。”
在展柜柔和的灯光下,一把历经岁月打磨的老算盘静静陈列,围观的社区党员们发现,算盘上镌刻着“毫厘分明”四个小字,斑驳的漆色里沉淀着岁月的廉训。
打算盘讲究“框梁串珠”四要素,监督执纪同样需要架构支撑。阿合其农场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史志刚拿起算盘说:“当我们以算盘为喻,对照‘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亲情账、自由账、健康账’这人生七笔账,便能在算珠的起落间,看清贪欲与廉洁的得失,读懂‘清廉即福’的真谛。”
阿合其农场党员干部梁春燕说:“这些老物件背后的廉政故事让我深受触动。老一辈的廉洁作风和人生七笔账的警示,提醒我们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此次活动通过“实物+故事”的形式,让廉政教育更加生动、更具感染力,进一步牢固党员干部廉洁思想。阿合其农场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史志刚说:“廉政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说教上,而是要让大家在沉浸式体验中有所感悟。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创新廉政教育方式,推动廉洁文化深入人心,为农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陈淑娟、韩杨、努尔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