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天津音乐学院援疆支教团:让和田民歌传下去“活”起来

天津音乐学院援疆支教团:让和田民歌传下去“活”起来

2025-07-06 21:51:06 来源:中新网新疆

  今年3月,天津音乐学院16名师生奔赴于田县开启支教工作。谁也没想到,这段支教经历竟成就了一场跨越四千多公里的文化传承行动。

  “这些歌曲是和田的文化瑰宝,再不记录就可能永远消失了!”于田县教育局工作人员焦急地向支教团求助。原来,《库尔班吐鲁木在哪里》《沙枣花儿香》等四首承载着本地集体记忆的民歌,多年来仅靠口口相传,或散见于短视频平台,从未被系统记录。

歌曲《库尔班吐鲁木在哪里》乐谱。(天津音乐学院供图)歌曲《库尔班吐鲁木在哪里》乐谱。(天津音乐学院供图)

  接到求助后,支教团领队赵晓诗迅速联动天津后方。天津音乐学院“创音”音乐传媒工作室的学生们主动承担起记谱重任。面对手机传输的模糊录音,学生们在嘈杂的电流杂音中反复甄别、逐秒校准,“每个音符都关乎文化传承,我们修改了十几遍才最终定稿。”参与记谱的学生回忆道。

  当四份规范乐谱送到于田县时,教育局工作人员感慨:“这不仅是乐谱,更是和田声音的‘永久身份证’!”

  这场音乐抢救行动,仅是天津支教团推进文化润疆的一个缩影。20台来自天津的钢琴运达于田县,填补了钢琴器乐教学空白。古筝社团奏响激昂的《战台风》,手风琴社团演绎充满希望的《在希望的田野上》,让专业音乐教育在于田县落地生根。

天津音乐学院向于田县教育系统捐赠钢琴。(天津音乐学院供图)52天津音乐学院向于田县教育系统捐赠钢琴。(天津音乐学院供图)

  “津声和韵 石榴花开”文艺汇演中,津和师生共同唱响《我和我的祖国》,歌声响彻于田县校园;“天音传爱 筑梦疆来”晚会上,童声快板诉说团结愿景,古筝齐奏展现成长风采,节目如同紧密相依的石榴籽,绽放出民族团结的绚丽光彩。

  据统计,这支援疆支教团已累计完成授课3000余课时,创建12个学生社团,策划十余场文艺汇演。“我们以艺术教育为桥梁,深化津和两地交流,用实际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新疆民歌传下去、‘活’起来。”天津音乐学院党委学工部部长朱诚说。

  如今,于田县校园里,悠扬的琴声与嘹亮的歌声相互交融,这场跨越千里的艺术守护,既留存了珍贵的文化记忆,也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美的种子,让民族团结之花在艺术滋养下绽放得更加绚烂。(李凌燕 赵晓诗)

【编辑:程勇】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