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载坚守,日合曼·马木提用奉献书写平凡赞歌
在麦盖提县克孜勒阿瓦提乡,有一位被岁月镌刻、被信任镌刻的老人,他叫日合曼·马木提。四十个春秋,他把青春和白发一并交给了乡人民政府那方不足十平方米的后勤室,用一把钳子、一支笔、一颗滚烫的初心,把“平凡”二字写成了史诗。
在这里乡干部们不喊他“师傅”,也不叫“同志”,而是异口同声地唤他“日合曼江大叔”。一声“大叔”,是依赖,更像家人。
“大叔,我家电灯不亮了,您能帮我看一下吗?”“大叔,我们宿舍没水了,能帮我修一下吗?”……在麦盖提县克孜勒阿瓦提乡,乡干部们一声声亲切的“大叔”,是日合曼·马木提听得最多的称呼。大家流传着一句话:“乡里少了谁都不能少了日合曼江大叔。”这源于乡干部们对他深深的依赖和信任,生活中的大小琐事,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无论是修理水电,还是帮忙开锁,他总能及时出现,像一场“及时雨”,为大家解决燃眉之急。干部们放心地把宿舍钥匙交给他,这份信任,是对他多年来踏实做事的最好证明。
日合曼·马木提一心向党,成为一名中共党员是他最大的愿望。而在大家心中,他早已是一名合格且优秀的共产党员。工作期间,乡里的物资库房全由他管理,库房内每一颗钉子、每一米电线,进出他都会工工整整地登记好。一次大风刮坏了他家院门,妻子想用库房剩的一截铁丝,他摆摆手:“公家的,动不得。”第二天天不亮,他走了三公里到达乡巴扎,花两块钱买回一截旧铁丝。门修好了,库房依旧“一丁不差”。他深知,管理好这些物资是他的职责,领导和干部们信任他,他就要做到最好,不辜负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有人问他:“四十年守着一把钥匙、一把钳子,值吗?”日合曼·马木提细细讲述起往事:1984年,家里有三个孩子,经济困难,是乡人民政府给了他一份工作,当时每月25元的工资,在物价不高的年代,足以养活一家5口人。2019年起,妻子也成为乡人民政府的清洁员,每月有1000元收入。如今,三个孩子早已成家立业,他每月工资也达到了2000元,他和妻子完全可以安享晚年。但他与乡人民政府早已结下深厚情感,离不开这里,更想用自己的力量为党和政府出一份力。
风沙掠过胡杨,岁月染白鬓角。四十年,日合曼·马木提把“后勤”干成了“前线”,把“杂事”干成了“事业”。日合曼江大叔不会讲豪言,只会憨笑。可那笑容背后,是一名六旬老人对党和土地最质朴的誓言——“只要政府还需要我,我就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