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丰收!特克斯县春小麦千亩方增产超20%
8月12日,特克斯县农业农村局邀请自治区农科院、石河子大学、伊犁州农科所、伊犁州推广总站的5名专家,深入乔拉克铁热克镇阿特恰比斯村、阿河西村,对当地春小麦、黑小麦的点片、百亩田、千亩方开展实收测产。实地测产数据显示,当地小麦产量较上年显著提升,丰收态势已然清晰。

科学测产,数据见证增产实效
测产过程中,专家组严格遵循规范流程与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三亩及百亩地块,针对春小麦新春51号和黑小麦甘黑1号进行实收测产。通过拉尺、标记、测量、计算等一系列严谨操作,确保实测环节无遗漏,保障了数据的真实可靠。最终核实结果显示,各类种植规模和品种的小麦均实现显著增产,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具体数据显示:
春小麦点片实收3.75亩,平均单产713.8公斤,较上年的696.59公斤增产17.21公斤,增长率2.47%;
春小麦百亩田实收117.01亩,平均单产701.77公斤,较上年的598.74公斤增产103.03公斤,增长率达17.21%;
春小麦千亩方实收200.56亩,平均单产683.44公斤,较上年的569公斤增产114.44公斤,增长率20.11%;
黑小麦点片实收4.02亩,平均单产551.14公斤,较上年的511.67公斤增产39.47公斤,增长率7.71%。
技术护航,现代化种植显成效
乔拉克铁热克镇副镇长王飞介绍,此次测产的阿特恰比斯村1000亩小麦示范田于今年4月播种,全程采用现代化农业机械化作业、高标准农田管理模式,并应用高效节水滴灌技术耕种。“结合当前测产情况,我们预计该示范田最高亩产可达700公斤左右,千亩均产约600公斤。”
种植户刘亮对此深有体会:“今年在县农业局及专家的技术指导下,底肥配比与滴灌肥追加方式较传统模式有了显著优化,不仅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更直接推动了产量提升。”
精准管理,逆境中实现丰收突破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教授孔广超分析,此次小麦产量的提升,得益于生产过程中精准的化控措施、水肥管理的精准调控,以及前期积水提苗、后期“三攀一防”等精准管理手段的落实。
“今年小麦播种时间较往年偏晚,且受干热风影响,收获时间较去年提前约一周。即便在这样的不利条件下,通过科学的技术管理,仍实现了产量的显著提高。”孔广超说,这一成果离不开特克斯县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技术人员对各项措施的扎实落实。
据了解,今年特克斯县小麦种植面积达12.74万亩,其中高产创建示范田67块、总面积5万亩。传统种植模式向“靠科学”转变的过程,不仅解放了劳动力,更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撑。此次测产结果,既印证了当地在小麦种植技术推广、良种应用等方面的显著成效,也让农户对未来农业生产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