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坷垃里刨出“金疙瘩”!乌苏用科学种植解锁农民增收密码
中新网新疆新闻8月15日电(贾荣霞 刘文雅 蔡涛谦)秋日的乌苏大地,田垄间藏着丰收的喜悦。近年来,乌苏市各乡镇因地制宜念好“科学种植经”,通过推广轮作模式、培育特色产业,让土地“含金量”持续提升,为农民增收致富打开了一扇新大门。
8月13日一大早,乌苏市八十四户乡巴海村的田地里,种植户黄沂珍正忙着采摘黄瓜,顶花带刺的鲜瓜装满竹篮,“这茬黄瓜品相好,现摘现卖不愁销路,价格也划算。”黄沂珍说。
据了解,今年,黄沂珍家的黄瓜亩产达7000公斤,按每公斤0.8元的市场价,3亩地收入近1.7万元。而这茬黄瓜已是她家的二茬收入了。
上半年,黄沂珍家的这3亩地种植莴笋,早早地就上市了,亩产达4000公斤,收入达1.6万元。作为村里的种植能手,她又算准了“茬口”搞轮作。“莴笋收完正好赶上秋黄瓜栽种期,土地一点没闲置。”黄沂珍介绍说,莴笋根系腐烂后能改良土壤,种出来的秋黄瓜品质更好、口感更脆嫩。“过去一年种一茬,收入有限,现在轮着种莴笋和秋黄瓜,地里不闲着,钱包也鼓起来了。”
在八十四户乡,越来越多农户像她这样通过轮作增收,科学种植让土地迸发新活力,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密码”。
八十四户乡巴海村党支部书记马艳芹说:“今年全村像黄沂珍这样搞多茬种植的农户有30多户,复播面积达700余亩,主要种植茄子、黄瓜、豆角、豇豆等作物,亩均增收2000元,为村民增加收入140万元。”
“乡里一直把科学种植作为助农增收的重要抓手,通过邀请农技专家指导、争取种植补贴、对接销售渠道等方式,全力支持农户发展多茬种植。我们就是要帮农户算好‘季节账’‘效益账’,让土地多产粮、多生金,为乡村振兴找到实实在在的致富路。”八十四户乡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乌吐红说。
8月12日,在哈图布呼镇水磨沟村的打瓜田里,采收机正在有序采收打瓜,晾晒场上农户们忙着对瓜籽进行分拣、晾晒,绘就了一幅喜人的丰收画卷。
种植户李向东一边麻利地翻晒打瓜,一边笑着说:“我今年种了20多亩打瓜,镇上的技术员一直指导我们科学管理,打瓜长势特别好,还有人上门来收购,预计亩均纯收益可达1200元,收入增加了,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近年来,哈图布呼镇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户发展特色种植,同时加大种植技能培训,加强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提高农户种植特色作物的积极性和种植水平,使作物产量有了保障,也拓宽了农户增收渠道,为实现农业丰产丰收奠定了基础。
哈图布呼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化希晓说:“今后,我们将继续优化种植品种、强化技术服务,进一步扩大特色种植规模,让更多农民通过丰收实现增收,让特色产业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