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调解“小矛盾”,积累“大平安”!这个派出所有实招

调解“小矛盾”,积累“大平安”!这个派出所有实招

2025-08-15 12:27:27 来源:中新网新疆

  近年来,若羌县公安局瓦石峡镇派出所深耕基层治理,传承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打造“排、调、联、防”四字诀工作法,构建矛盾纠纷全链条化解体系,今年以来已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33余起,化解率始终保持100%。

源头排查无死角。“大叔,草场边界要是有争议,随时找我们来捋清楚。”8月5日,瓦石峡镇派出所民警麦尔旦带着民情记录本,在牧区走访时向牧民麦麦提叮嘱道。

  瓦石峡镇辖区涵盖戈壁、牧区、农田,地域广阔且民情复杂,邻里地界、牧畜管理、灌溉用水等纠纷频发。为筑牢基层治理根基,派出所整合6个片区警务力量,安排35名民辅警下沉网格,划分4个基础网格、9个信息采集点,形成“牧区有人巡、田间有人看、街巷有人管”的排查网络。通过定期走访农牧户、集市商户,对草场纠纷、邻里摩擦、劳资争议等开展滚动排查,确保矛盾隐患早发现、早介入,把“派出所主防”落到实处。

  多元调节破症结。“真是太感谢了,不然这邻里情就闹僵了!”8月2日,村民李某和王某因院墙边界问题吵得面红耳赤,李某认为王某新砌的院墙占了自家宅基地,王某则坚称是按老地界施工。派出所民警接到求助后,立即联系村委会干部带着土地确权档案到场,对照图纸丈量尺寸,又请来村里的老长辈回忆历史边界,结合村规民约耐心劝说,最终王某自愿将院墙后移30厘米,两家握手言和。

  在矛盾化解中,瓦石峡镇派出所摸索出“三步调解法”:接报后1小时内到场掌握实情,邀请乡贤、行业能手参与专业调解,事后3天回访巩固成效。针对牧区纠纷特点,派出所还聘请3名熟悉民族习俗的老党员担任“特约调解员”,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情理、明规矩。今年以来,通过“就地调解+专业介入”方式,成功化解草场纠纷16起、农田灌溉争议32起,复杂矛盾化解效率同比提升20%。

  联动共治聚合力。“警务室+村委会+行业站所”的模式真管用!”说起前不久的农机租赁纠纷,养殖户阿不都连连点赞。当时他与农机手因作业质量起争执,派出所联合镇农机站现场核查作业记录,依据农机服务规范促成双方和解。

  瓦石峡镇派出所推动民警兼任村组治保主任,建立与司法、农业、社保等部门的联动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纠纷启动“分类联调”:涉及土地的联动自然资源所,涉及牧畜管理的联合畜牧兽医站,遇有家庭矛盾的邀请妇联参与。通过“坐班接访+上门联调”,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门路,今年已联动化解跨部门复杂纠纷18起。

  常态防范固根本。“这些案例就像发生在身边,让人明白咋依法办事。”赶集日里,群众围着派出所张贴的“灌溉纠纷调解案例”海报讨论着。

  瓦石峡镇派出所将普法融入矛盾化解全过程,选取草场划分、农机租赁等典型案例,通过集市宣讲、牧区大喇叭、微信群推送等方式以案释法。针对农牧民法治意识薄弱的特点,编制《农牧区常见纠纷法律指引》,用漫画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条文,引导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同时,派出所明确执法尺度,对恶意拖欠、故意滋事等行为坚决依法处置,既以理服人,也以法正人。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把矛盾化解在萌芽,才能让戈壁小镇更安宁。”瓦石峡镇派出所所长说。如今,“四字诀”工作法已成为派出所破解矛盾纠纷的“金钥匙”,让平安根基在基层治理中愈发牢固。(邓发源 热孜万汗·艾萨)

【编辑:宋欣】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