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壁垒优流程提效能 哈密住建政务服务改革跑出“加速度”
哈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制度创新减流程、数字赋能破壁垒、效能提升惠企业为抓手,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招投标领域改革。从重构审批链条到全流程数字赋能,从规范市场监管到升级服务体验,一系列精准施策的改革举措直击企业办事堵点难点,推动政务服务效能实现质的跃升,为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注入强劲动力。
“不见面远程开标解决了纸质标携带难题,线上参与开标减少了时间成本和食宿交通费用,远程异地评标让竞争更公平透明,有助于我们企业拓展市场、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8月12日,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新疆分公司市场部乌昌城市营销负责人张奇在确认中标消息后,对哈密市住建局的政务服务改革连连点赞。据了解该公司通过远程异地评标方式,成功中标新疆金盛镁业有限公司镁合金产业循环经济建设技改提升项目60万吨/年兰炭装置工程总承包(二次)项目,成为哈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直接受益者。
在深化招投标领域改革中,哈密市住建局以“小切口”推动营商环境“大优化”,全面推行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开启“线下不见面”“远程异地”评标新模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投标人无需抱着一大堆纸质文件奔赴交易中心,只需登录‘不见面开标’系统便可在线实时参与开标活动。”哈密市住建局建管科副科长吴璟介绍,这种模式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从“面对面”到“键对键”、从“最多跑一次”到“零次跑”的转变,有效打通了服务招标投标必须到现场的“最后一公里”,所有操作均可线上完成,大幅节约了企业人力物力成本和开标时间。截至目前,已完成开标任务32项。
依托数字技术,哈密市持续打破评标地域壁垒与流程桎梏。哈密市房建和市政工程顺利开展“远程异地”评标项目21项,通过公共资源电子招标投标平台与自治区、河南省实现跨地域评审。“利用易彩虹平台进行‘不见面’线上评审,实现不同区域专家‘面对面’沟通、同步评审,既解决专家资源不足问题,又规避‘熟面孔’‘人情分’弊端,提升评审专业性与公平性。”哈密市住建局建管科副科长吴璟说。
与此同时,哈密市住建局联合哈密市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制定《哈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席位制分散”评标试点工作方案》。6月12日,顺利完成全疆首个同一平台内“分散席位制”评审项目。依托市政资中心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平台,评标专家不再集中于一室,而是通过数字化评标席位开展工作。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作为试点区,率先实现专家“随机抽取、不见面评标、同标不同室、全程无干扰、行为可追溯”,进一步增强风险防控能力,提升评审质效。
今年以来,哈密市住建局对标全国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先进做法,以打造服务型政府为核心,聚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环节多、耗时长、材料繁”等堵点、难点,精准施策,以审批制度改革撬动工程建设领域系统性重塑、制度性重构,打响效能提升“第一枪”。通过梳理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流程、打通部门数据壁垒,研究出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方案和“以函代证”、施工许可分阶段办理、联合验收分期办理3项配套实施方案,推动“哈密国华润疆文化科技项目”“豫疆历史文化交流基地建设项目”等26个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同时,在全疆范围内率先将夜间施工许可证纳入工程并联审批系统施工许可阶段并行办理,实现从“每次施工前48小时申请”到“一次审批、分阶段备案”的重大改变。
哈密市住建局行政审批科科长王雷说:“目前,已并联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明29个,完成夜间施工备案235项。有效降低企业申报成本,也使得夜间施工管理更加规范高效。自政务服务体系优化以来,哈密市工程建设项目平均审批时限已压缩至60个工作日内,今年以来,市住建局驻行政服务大厅窗口共接待企业、群众3300余次,企业群众服务满意度达100%。”
为筑牢改革成效,哈密市住建局还创新建筑市场与招投标市场秩序监管模式,会同市纪委监委纪检组开展建筑市场、招投标市场专项整治,依法处理违规招投标代理机构11家、评标专家6人,查处违法分包及工程质量案件2起,有效打击遏制建筑市场、招投标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优化营商环境。
从“坐等审批”到“主动服务”,从“纸质跑路”到“数据跑路”,从“本地闭环”到“跨域协同”,哈密市住建局用改革的“减法”换来了企业发展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
哈密市住建局党组副书记、局长陈磊表示:“下一步,哈密市住建局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工作效能提升年”工作部署,树牢为民为企服务意识,持续围绕提升行政审批效能和行业治理效能,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创新招投标评标机制,深化建筑市场、招投标市场秩序监管,优化营商环境。”(赵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