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口夺粮护丰收!特克斯农技员田间“把脉”,守护作物关键生长期
八月中旬的伊犁河谷,田野里藏着丰收的密码——甜菜块根在土里悄悄膨大,玉米秆顶着雄穗奋力生长,可此时,一场“虫口夺粮”的硬仗也正悄然打响。8月15日,记者跟着特克斯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专员走进呼吉尔特蒙古族乡多勒肯村,看农技人员如何在田间地头与“捣蛋虫”双斑萤叶甲过招。

清晨的露水还挂在甜菜叶尖,3名农技员已经钻进了田间。“你看这甜菜叶,缺了一块又一块,还有这些网状的斑,肯定是虫子造的孽!”顺着技术员的手指,能看到叶片上不规则的缺口;转到玉米田,剥开卷曲的心叶,几只带着对称浅色斑、泛着金属光的小甲虫正躲在里面——正是让农户头疼的双斑萤叶甲。
特克斯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米慧,立刻掏出手机连线县植保站专家,确认了虫害的危害程度:“这虫子成虫啃叶肉,幼虫钻叶脉,现在正是玉米、甜菜长产量的关键时候,要是不管,玉米叶子会变成‘花脸’,甜菜最少得减产一成!”
不一会儿,“治病药方”就开了出来:“用噻虫嗪加高效氯氟氰菊酯,每亩喷50毫升,三天后我们再来查虫口密度,保证把虫子控住!”特克斯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米慧,一边说,一边蹲下身给农户比划着配药比例,生怕大家记混了用量。
“技术员的脚步比节气还准!”这是多勒肯村种植户何海军常挂在嘴边的话。今年他种了近2000亩甜菜和玉米,虽说有30年耕作经验,却还是雷打不动每周等着农技员上门。“以前靠老经验种地,现在才知道,科学种田才是硬道理,老把式也得听新方子!”何海军笑着说,这两年跟着技术员学防虫、学配肥,地里的收成一年比一年稳,“他们总来提醒我们啥时候防虫、咋打药,帮我们少受了不少损失。”
作为伊犁河谷东端的“粮菜宝地”,特克斯县是出了名的小麦、玉米、甜菜轮作优势区。从春耕开始,特克斯县农业农村局就组建了8支技术服务队,30名农技员像“田保姆”一样跑遍田间:无论多远的田地地留下了他们的调查足迹,15期病虫情报、12期病虫动态、3期预警报及时送到农户手里,28万亩农田完成了统防统治。
如今,在特克斯的田野上,一边是作物奋力生长的“拔节声”,一边是农技员穿梭田间的“脚步声”——这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正是丰收最动听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