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节致敬江宁援疆医疗队:仁心医术佑安康
德馨于行,技精于勤。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江苏援伊·南京江宁工作组精心组织“义诊暖民心 慰问增士气”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发援疆医生舍家报国的使命担当,践行“以患者为中心 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以精湛医术与医者仁心推动特克斯医疗水平与群众健康“双提升”,筑牢各族群众生命健康防线。
医师节前夕,特克斯县委副书记、江苏援伊·南京(江宁)工作组组长熊康生,县委常委、副县长、南京江宁援疆组副组长徐平,专程慰问援疆医疗专家。他们高度赞扬援疆医疗队在临床诊疗、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等领域的贡献。专家们充分发挥专业所长,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级,显著改善受援医院就医环境,倾力培养本土医疗人才,让特克斯各族群众真切感受到满满的健康获得感。
8月16日,28名江宁援疆医疗人才放弃周末休息,奔赴阔克铁热克镇柯尔克孜民族乡卫生院与喀拉托海镇卫生院,开展“江特医家亲·健康基层行”义诊活动。他们还深入偏远牧区与特殊患者家中送诊入户,以躬身实践献礼医师节,用医者温情传递大爱,在奉献与汗水中度过了一个意义非凡的节日。

白衣执甲越山海,援疆情暖八卦城。今年医师节的主题“德馨于行 技精于勤”,正是援疆医疗专家们的生动写照——他们以仁爱温暖边疆,以精术守护生命,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诠释医者崇高使命。南京江宁第五批援疆医疗队进疆两年多来,聚焦“重点专科建设、中医药提升、妇幼健康保障”三大目标,持续帮扶三家县级医院,推动两地基层医院在伊犁州率先全面结对共建,助力县域医共体服务能力跃升,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的就医新格局。通过“组团式”援疆与柔性引才并举、“引进来教”与“送出去学”结合,全力培育本土化医疗梯队,整体提升受援医院诊疗实力。
01 重点专科激活医疗动能
两期12名“组团式”援疆专家协同82名柔性引进人才,助力特克斯县人民医院打造“5+1”特色专科。累计接诊门诊患者2.92万余人次、住院患者1.13万余人次,开展手术2393例(其中三四级手术858例),成功抢救急重症患者1281人。55项新技术填补县域空白。介入导管室项目于2025年3月获国家基层版胸痛中心授牌,完成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160台,终结县域无法开展心脏介入手术的历史,为心血管急症患者打通生命绿色通道。受援医院整体医疗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25.8%,口腔科收入增幅高达140.8%。
02 人才培育淬炼业务精兵
依托“组团式援疆”机制,构建“输血变造血”立体培育体系:39对师徒“传帮带”夯实根基,创新“以院包科”推进多学科诊疗。累计开展专题讲座、业务培训880场,覆盖医务人员1.17万余人次。选派97名骨干赴江宁跟班学习,5名重点科室医生赴江宁三甲医院进行3~6个月深度进修,逐步实现“培养一批骨干、带动一个科室、提升一所医院”的战略目标。
03 智慧医疗夯实发展根基
投入2500万元按一流标准建设急诊急救中心(2025年8月底投用)。协调江宁区卫健委捐赠价值175万元医疗设备,全面提升口腔科与内镜中心诊疗能力。建成远程会诊与影像诊断中心,由江宁医院远程出具影像报告6900余份、会诊疑难病例110余例,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三甲医院同质化服务。
04 基层网底普惠民生健康
总投资1050万元的科克苏镇卫生院于2025年1月启用,配备先进诊疗设备,设立慢病一体化门诊与国医馆,持续优化“县、乡、村”三级卫生体系。援疆医生助力构建县域胸痛救治网络,推动基层卫生院创建胸痛救治单元,联合县医院胸痛中心打通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生命之路”,让优质医疗资源直抵服务百姓“最后一公里”。
从江南水乡到天山脚下,跨越的是万里山河,坚守的是医者赤诚。援疆医疗队以专业积淀、务实作风和奉献精神,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铮铮誓言。他们播下的不仅是技术与经验,更如希望之种在新疆医疗沃土中生根抽枝,为当地卫生健康事业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