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化学驱分注领域获技术突破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化学驱分注领域获技术突破
自主研发有缆分层注聚、调剖一体化技术成功实施
截至9月18日,七中区T72498井已恢复注水,单层配注误差<10%,计划10月进入聚合物驱(注聚)阶段。
9月8日,由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监理公司)自主研发的有缆分层注聚、调剖一体化技术在七中区T72498井顺利实施,各项数据传输及通讯信号测试正常,标志着新疆油田在化学驱分注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化学驱已成为中高渗砾岩油藏水驱开发后期主体接替技术,新疆油田化学驱分注目前主要采用偏心+钢丝投捞或桥式同心+电缆测调仪,均不具备调剖功能,调剖作业需反复提下管柱、成本高,且钢丝电缆投捞测调工作量大、成功率低。
采油工艺研究院(监理公司)经过两年持续攻关,研发了有缆分层注聚/水、调剖一体化技术,井下配注器集成了聚合物/水流量调节、调剖、远程测调验封、内外压力及井温测试等功能,注聚、注水和调剖采用共用通道、分开控制的技术理念,无需动管柱即可实现井下注聚、注水、调剖作业切换。一体化注聚仪首创采用超声波计量聚合物方式,其大通道、高扭矩设计,有效降低流道堵、卡风险,最高可满足40方/小时调剖作业需求;配套研制的地面控制软件,具备多操作模式,可依据不同注入介质切换操作界面,低步进高精度控制井下水嘴开度,并与采油厂中控平台无缝对接,实现自动监测及远程调控管理。
今后,科研人员将密切跟踪该井运行情况,系统总结技术经验,不断优化技术方案,持续提升技术可靠性与精准性,助力形成化学驱分注特色技术体系,为油田高含水层系的高效挖潜与聚合物驱精准调控提供技术支撑,为油田增产提供“注”力。(宋晓 高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