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苹果映红好日子
金秋送爽,硕果飘香。疏附县辽园镇新园村一望无际的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果香四溢,果农们穿梭林间,忙着采摘、分拣、装箱、搬运,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

“今年苹果品相好、口感甜,今年15亩果园产量比去年多收1吨多,第一批刚摘完就被批发商抢订一空。”村民亚森·卡迪尔抱着满筐苹果,笑容里满是喜悦。
新园村地处帕米尔高原东麓,塔里木盆地西缘,受气候和土质影响,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土壤酸碱度适中,本是苹果生长的“宝地”。可前些年,村里果树品种老化、管理粗放,结出的苹果个头小、口感差,即便丰收也卖不上价,守着好资源村民们只能“望果兴叹”。
转机始于驻村工作队的到来,县委党校、县联通公司工作队驻村后,将“林果提质增效”定为破局关键。按照“因地制宜、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思路,先后组织村干部、种植大户前往陕西、山东等苹果主产区学习先进种植经验,同步引进红富士、嘎啦、黄元帅等优质新品种苗木;邀请县乡农业技术员扎根果园,从剪枝嫁接、施肥防虫到标准化种植,手把手教授村民“种好果”。最终,带动102户村民建成800亩新品种苹果示范园。
产业要稳,模式得新。随着新品种挂果,村党支部牵头成立疏附县园艺场股份经济合作社,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产销一体化模式。按照“村民自愿入股、收益按股分红”原则,800亩果园整体入股合作社,实现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破解村民“单打独斗”的难题。同时,工作队还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种植大户建成240平方米冷藏库,配套先进设备,搭建起果品收购、储存产业链,为苹果保鲜与错峰销售打下基础。
销路拓宽,果香飘远。村“两委”和工作队主动对接多家快递公司,推动苹果进驻喀什市及县城各商超,并推出线下果园采摘体验活动,吸引周边游客纷至沓来。
“家人们,这是我们村的红富士苹果,果园现摘现发,包甜包脆包新鲜,品质看得见,放心下单吧……”种植户亚森·喀迪尔拿着手机穿梭在果园里,通过抖音平台与网友热情互动,镜头里的红苹果吸引了不少人下单。
产业兴旺结出实实在在的致富果。2024年,新园村苹果亩均产量达3吨、收入9000元,收益较老品种翻升4倍。看到显著效益,村民纷纷改种新品种,如今全村家家户户都栽上了新品种果树,新园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苹果村”。
2025年,预计新园村通过线上线下销售苹果2000余吨,销售额达700余万元。冷藏库和合作社带动25名村民就近就地就业,月均增收3000元。
“去年我家10亩苹果收入9万元,孩子在合作社务工,全家年收入超15万元,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村民艾力·麦麦提说起自家的收入,语气里满是自豪。
如今行走在新园村,田间地头满目皆是郁郁葱葱的苹果树。苹果熟了,果农笑了,累累红果压弯枝头,宛如盏盏灯笼映红了村民的好日子。“下一步,我们将深耕苹果种植优势,开发果品采摘、观光旅游、农家乐等农文旅融合新业态,推动苹果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张婷说。(疏附县融媒体中心 钟燕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