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垒县:民主实践赋能康养产业 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民主议事厅里,村民、游客、经营者畅所欲言;特色康养场景中,民意收集、协商决策自然融入;手机扫码,意见建议直达办理部门……走进木垒县西吉尔镇水磨养心谷,一幅民主实践与产业发展交融共进的生动图景正徐徐展开。

阵地“嵌”入场景 民主实践扎根康养沃土
依托国家4A级水磨河避暑休闲旅游度假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打造的特色民宿集群——水磨养心谷,如今不仅是“康复疗养、旅居养生、休闲度假”的胜地,更成为基层民主实践的鲜活载体。西吉尔镇突破传统模式,将民主阵地体系创新布局于养心谷的肌理之中。
以游客服务中心为核心,“民主议事厅”拔地而起,易医馆、采摘基地、民宿公共空间等特色点位则化身民主实践微阵地。在这里,游客体验中草药文化、参与康养活动的同时,也能与村民、运营方、镇村干部围坐共商发展;政策宣讲、民意收集等功能巧妙融入康养服务场景,实现了“休闲中议事、体验中建言”,让民主实践真正贴近群众生活。
“以前开会都在会议室,现在议事就在民宿院里、易医馆里,一边体验康养项目,一边就能提建议。”水磨沟村村民李凤萍在体验易医馆理疗服务时,通过“嵌入式”民主实践阵地提出了完善康养配套的建议,没想到很快得到落实。
机制“赋”能全程 民意民智导航产业发展
为确保民主实践不流于形式,西吉尔镇创新建立“三议三公开”工作机制,确保群众意见在养心谷规划、建设、运营的全链条中得到充分体现。
项目伊始,通过“代表走访+村民议事会”,收集到“保留拔廊房风貌”“增设康养服务”等关键意见23条,投资方案据此优化。运营期间,定期召开由人大代表、经营者、村民及游客参与的协商会,“中草药种植规模”“研学路线设计”等议题在碰撞中形成共识。针对游客反映的“康养服务单一”问题,通过“代表提议—部门对接—企业落实”闭环流程,成功引入昌吉华世康体检中心专业资源,新增沙疗、盐疗项目,推出“药食同源”养生餐。
“通过‘码上提建议’小程序提交停车位不足的问题,第三天就看到施工队来划设新停车位了。”来自乌鲁木齐的游客杨丽琴对养心谷的民主响应机制赞不绝口。
成效“惠”及多方 民主红利激活共富引擎
“从民宿风格到服务项目,我们的意见都能被听到、被采纳,现在不仅环境美了,收入也高了!”在水磨养心谷经营民宿的王秀兰告诉记者,通过民主协商确定的“企业+农户”合作模式,让她家的民宿完成改造升级后,月收入比过去翻了两番。
全过程的民主参与,催生了多方共赢的“幸福果实”。在民主协商机制推动下,18家传统民宿成功改造升级,直接带动村民就业50余人。根据民意反馈规划的中草药种植基地,预计今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
西吉尔镇党委书记康军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深化完善民主实践机制,聚焦中草药精深加工、酒文化产业链延伸等新议题,让民意始终成为产业发展的“精准导航”,努力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沃土中结出更多丰硕成果。(木垒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王子扬 番斯亚 通讯员:田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