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诚: 从社区民生到营商发展 交出有温度的“委员答卷”
从一名扎根市场二十年的企业家到市政协委员,张志诚始终将履职的根须,深深扎进他所热爱的这片油城沃土,目之所及,既有关乎百姓冷暖的民生温度,也有擘画城市未来的产业高度。
张志诚。(图片由本人提供)心系“银发”安居 做民生底线的守护者
履职的温度,最终要落在具体的人身上。2024年夏天,一次寻常的走访入户中,张志诚了解到民主小区独居老人对居家安全的迫切需求。“子女不在身边,我们最怕的就是半夜摔倒了没人知道。”一位老人的话深深触动了他。
他立即行动,联合社区与辖区联点单位多方协调,最终为社区80周岁以上的独居老人免费安装了家庭监控摄像头。
这个小小的摄像头,联通了子女的牵挂,更借助科技的力量,为老人们的晚年生活筑起了一道看得见的安全屏障。这件事也让他更加笃信:“政协委员的职责,就是把群众一件件具体的‘小事’,当成履职尽责的‘大事’来办。”
聚焦“小微”痛点 做营商环境的建设者
“从商二十载,我最能理解创业的不易。”这是张志诚履职的初心。作为市工商联副主席,他不仅是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的“娘家人”,更是他们在参政议政平台上的“代言人”。在他看来,为小微企业发声,不能只讲大道理,得拿出实打实的办法。
他最引以为傲的,是在《改善商贸物流营商环境》的提案里,那句“要多组织本地企业‘走出去’考察学习”的建议。这个接地气的想法,得到了市政协和工商联的快速响应。
“看着做餐饮的老王、搞零售的李姐,一批批企业家同行外出交流回来后,眼里有光、手里有新招,我才真切体会到,一份提案真的能变成大家口袋里的收益。” 这种亲眼见证建议“开花结果”的历程让他坚信,履职的核心就是为企业解决“成长中的烦恼”。
谋划“双翼”齐飞 做城市转型的建言者
张志诚的视野并未局限于传统商贸。他敏锐地意识到,克拉玛依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双翼”驱动:
一翼,是深挖城市文脉。他提出依托独特的石油文化与石油精神,做强文旅品牌,建议为紫砂、金丝玉等特色产业搭建集中展销平台,建设旅游产品集散地,让“黑色石油”与“多彩文旅”交相辉映,吸引八方来客;
另一翼,则是拥抱星辰大海。作为自治区政协委员,他提交建议,呼吁自治区支持将克拉玛依市商业航天发射基地纳入国家顶层设计。他构想采用“央地合作、省部共建”的模式,在此建立全国第三个商业航天发射基地,为这座传统能源城市植入航天航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崭新基因。这份提案,标志着他的履职从关心“脚下的路”延伸到仰望“星空的高度”,为克拉玛依的未来打开了无限想象空间。
从群众所思所想,到商贸物流的优化,再到商业航天的布局,张志诚的履职足迹广泛而坚实。恰逢自治区成立70周年、克拉玛依油田勘探开发70周年,张志诚感慨道:“作为克拉玛依的一名创业者,我的成长与企业发展,始终与油田的脉搏、新疆的进步同频共振,衷心祝福脚下的这片热土:油气奔腾,基业常青!”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