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新疆库车铜器——传承千年的手工技艺

新疆库车铜器——传承千年的手工技艺

2023-08-21 16:00:29 来源:中新网新疆

  中新网新疆新闻8月21日电(王建强)铜器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在新疆库车流传已长达千年之久,至今还是少数民族群众家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库车铜器具融入了龟兹文化元素,制作工艺于2014年8月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image

  走进库车老城热斯坦历史文化街区“买买提手工铜器店”,就像走进了一个铜器世界。崭新的铜壶、铜烧锅、铜勺、铜碗、铜火锅、铜托盘等摆满了店面,吸引游客来店里选购。 

  今年39岁的玉素甫·卡地和哥哥买买提·卡地是库车铜器手工技艺第七代传人,他们传承了祖辈手工技艺,在不断完善和提高传统工艺的同时,还要积极融入新的理念与现代技术,给每个作品上绘制各种各样的花纹,比如果盘内的花纹有佛、莲花、孔雀等图案,餐盘内有植物等图案,高颈水壶上有菱形格等图案,这些都和隋唐时期的绘画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能在库车及周围石窟里的壁画上找到相同的图案,这些都充分见证了龟兹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正值旅游旺季,来“买买提手工铜器店”的游客络绎不绝,玉素甫·卡地介绍说,以前生意不好做,这几年,随着旅游产业的复苏和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家庭喜欢用铜壶、铜盘、铜碗等家庭用品了,人生意越来越好做,每天都能买出十几件作品。

  铜器手工艺制作,是有历史文化内涵的非遗项目,有着七代传承的手工制作铜器,足以见证了库车丰富的文化历史。玉素甫·卡地表示,将发挥好传承人的作用,培让更多的年轻人学习和掌握铜器手工工艺,让铜器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铜器文化。

  近年来,库车大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在全市范围开展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工作,加大对传承人的培养、保护力度,同时积极推出非物质文化产品,不断向世人展示非遗文化项目的价值和意义,让逐渐消失的传统工艺迎来崭新的生命力。

  库车市热斯坦街道宣传委员张超表示:“为传承保护好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库车红铜制作工艺,我们街道给予传承人政策和资金上大力扶持,并鼓励他们开办培训班,通过手把手的相传,让红铜制作工艺更好的传承下去。”

【编辑:张家伟】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