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铁路专用线正式开通

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铁路专用线正式开通

2023-09-01 12:08:56 来源:霍尔果斯市融媒体中心

  8月31日,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铁路专用线举行宽轨首发仪式,该趟列车的成功发运,标志着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铁路专用线正式开通。州党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郝建民出席仪式并下达发车指令,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皮履屏致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智燕主持仪式。

图片(与会领导为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铁路专用线宽轨首发仪式剪彩。 李勇 摄)

  皮履屏表示,我们举办了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铁路专用线首发仪式,在畅通开放渠道、建强开放平台、深化与周边国家多领域务实合作上迈出了关键一步。铁路专用线项目是霍尔果斯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产业,推进口岸物流枢纽建设的生动实践,该项目的开通运营必将强化口岸功能,保障综保区内企业原材料、产品运输需求,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必将拓宽开放平台,吸引国内商贸物流龙头企业在霍尔果斯集聚,加快提升口岸集货能力和落地加工转换能力,推进综保区业态提质提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必将加快多式联运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口岸集疏运能力,打造全功能、现代化的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图片(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铁路专用线宽轨首发。 李勇 摄)

  此次列车满载234吨石油钻杆,货值57万美元,从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宽轨专用线发车,目的地是土库曼斯坦。负责此次出口业务的霍尔果斯亚欧椰贰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哈提·毛吉克表示,霍尔果斯区位、政策、开放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铁路专用线的开通更加坚定了他们在这里发展的信心!

  马哈提·毛吉克说:“综保区铁路专用线采用宽轨装车,车型多,发运灵活,货物入区申报后就可以提报发运计划,大大缩短了物流转运时间,打通了外贸从工厂到收货入仓的物流通道,提高了国内产品市场竞争力。”

图片(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铁路专用线宽轨首发仪式现场。 薛博闻 摄)

  霍尔果斯海关积极对接企业,提前掌握发车计划,指派业务骨干指导企业用好综合保税区优惠政策,推行“7×24”小时通关服务措施,确保货物即到即查、即验即放。

  霍尔果斯海关监管三科副科长吕望晟说:“综合保税区铁路专用线为货物出口提供新的出境方式,拓展了跨境运输新途径,同时利用宽轨返程空车装载货物有利于提升跨境运输综合效能。我们积极向企业宣讲海关总署关于推动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23条措施,指导企业用好用足优惠政策,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地。”

  作为第一家入驻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的企业,新疆兆丰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哈萨克斯坦进口大麦等原料进行生产加工,目前一期已建成年产15万吨的饲料生产线。铁路专用线的开通运营不仅调整优化了运输结构,更好地发挥铁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骨干作用,解决铁路运输“最后一公里”问题,降低了物流运输成本,也带动了产业链上企业共同发展,促进地方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实现多方共赢。

  新疆兆丰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海森说:“我们是综保区内一家农副产品进口加工企业,每年需从国外进口大麦、亚麻籽等农副产品20万吨,综保区铁路专用线的开通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大幅提升装卸效率,进一步释放企业产能。我们将充分利用综保区铁路专用线给企业带来的红利,助力霍尔果斯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片(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铁路专用线)

  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铁路专用线全长9.9公里,已建成2条准轨线,2条宽轨线,准轨从霍尔果斯站引入,宽轨与哈萨克斯坦阿腾科里站对接,主要服务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内保税加工企业。

  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朱宏剑说:“铁路专用线的开通运营将进一步助推霍尔果斯综保区实现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加快提升口岸集货能力和落地加工转换能力。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多式联运体系建设,推进区内加工产业提质扩容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功能、现代化的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成为政策最优、通关设施最完善和竞争优势凸出的海关特殊监管区。”

  霍尔果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霍尔果斯海关、合作中心海关、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霍尔果斯站、区(市)相关部门及企业负责人参加活动。

【编辑:张家伟】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