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撬动昌吉州经济绿色转型
5月15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昌吉州分行获悉:2017年—2023年,昌吉州先后召开绿色项目推介会30余场次,搭建政银企对接交流平台,签约金额超过2000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题,促进了绿色产业发展。
“昌吉国投木垒县12.5万千瓦/50万千瓦时储能+50万千瓦风光同场项目”是农业银行新疆分行重点支持的基础设施基金配套新能源项目,农业银行昌吉分行联合其他银行通过固定资产贷款、供应链贷款、项目前期贷款等多种融资工具对该项目进行支持,为项目投放贷款24.43亿元,有效满足项目融资需求。该项目投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31.02万吨,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79.31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约162.83吨、氮氧化合物排放量约182.17吨、烟尘排放量约32.57吨,对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污染具有积极作用。
在昌吉州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政策支持下,昌吉州建立了层次分明、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多层次绿色金融组织服务体系,挂牌成立绿色金融专营机构33家,揭牌西北首家新能源云昌吉碳中和创新中心,形成以绿色贷款为主,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绿色金融工具并存的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
4月14日,国网新源新疆阜康抽水蓄能电站3号机组抽水调相工况首次并网成功,完成了阜康抽水蓄能电站又一个重要节点。作为西北首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该项目享受绿色贷款贴息补助146.19万元。
在绿色金融产品方面,昌吉州推广应用155个绿色金融产品,推动金融机构开展“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融资租赁+并购贷”融资、“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以及“新能源汽车消费信贷”“知识产权抵押+不动产抵押”“固投建设+特许经营”模式等产品服务创新。截至2024年3月末,昌吉州绿色贷款余额477.32亿元,同比增长39.62%,高出各项贷款26.03个百分点,比2017年增长了4.42倍。
“仅拿清洁能源行业贷款投放来说,截至今年3月末,昌吉州该领域贷款余额达到299.79亿元,占绿色贷款余额的62.81%。通过发展绿色金融,撬动了昌吉州经济绿色转型。”中国人民银行昌吉州分行副行长余飞说。
金融的支持,加快昌吉州以光伏、风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脚步。2023年,昌吉州获批新能源项目装机容量1825万千瓦,增长108%,位居全疆第一。目前,全州累计获批新能源项目装机容量3503.8万千瓦,已建成新能源项目装机容量860.8万千瓦,占全疆15%。
余飞介绍,碳减排支持工具、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也是昌吉州撬动经济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的抓手。中国人民银行昌吉州分行从支农和支小再贷款额度切分出一部分,在全疆率先创新推出普惠性绿色金融产品“绿碳融”再贷款,以较低的利率发放给法人金融机构,用于支持纯绿项目和碳账户企业转型升级项目。2022年4月至今年3月末,中国人民银行昌吉州分行累计发放“绿碳融”再贷款9.6亿元;2011年11月至今年3月末,累计发放114.22亿元碳减排支持项目贷款,有力助推地方经济绿色低碳转型。
为了培育绿色经济,昌吉州出台《昌吉回族自治州优质农产品生产条例》,成功创建成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州,实施畜禽规模养殖场资源化利用,建设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区;持续深化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开发设计国家级绿色产品。昌吉州申报的《新疆昌吉转型金融服务标准》于2023年11月获批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在培育绿色产业的同时,昌吉州还制定《昌吉州碳达峰实施方案》,指导重点领域节能降碳、转型升级。2022年以来,昌吉州对近200个项目实施节能降碳改造,有效推动金融支持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昌吉州融媒体中心刘茜、通讯员高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