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间的民生温度展示喀什市改革为民的生动实践


线下“一窗办”“最多跑一次”“不见面、零跑动”……喀什市政务服务中心以“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为服务理念,聚焦企业和群众实际需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拓宽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模式,以政务服务之“便”,展示喀什市改革为民的生动实践。
“群众一进大厅首先会到咨询台,我们会做好群众‘办事前服务’工作,包括收件、帮助群众答疑解惑、一次性告知群众需要准备的材料和办事流程等。”1月16日,喀什市政务服务中心咨询导办人员阿丽耶·艾尔肯如是说。服务前置,暖心相待,政务服务暖的就是百姓心,解决的是身边事、关切事。
干和干好,干好和高效不一样。该政务服务中心对传统窗口模式进行整合优化,设置专业领域内综合窗口,调整27类业务窗口精简至9类业务窗口,形成医保、社保、税务、公安、交通5个专项业务专区,让群众享受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不需要提供任何纸质材料,在相关窗口处报身份证号,工作人员通过系统就可以查到相关信息,办完10天左右能拿到证,方便又快捷。”这样的效率对市民热西旦·牙生来说是满意暖心的。“过去不得花上半月一月的,关键是节省了我们的时间,百姓最怕折腾。”热西旦补充说。
呵护一个人,温暖千万家。“新的一年,我们服务窗口得有新气象、新展现。把百姓复杂的事简单化,少跑一趟,一次办结,暖心服务,奉献就在点滴间。”窗口工作人员迪丽拜尔·赛麦提说,我们在简化公安业务流程的同时,首次实现了异地新生儿入户和居民身份证办理,有效解决了群众“多跑路、折返跑”的难题。
不管人在哪里,需要办什么,数据是百姓的好帮手,线上点击,分秒实现。
如何在“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路上走得又快又稳?地区各县市政务服务中心聚焦高频事项和重点领域,该整合的整合,该压缩的压缩,给予百姓的是宝贵的时间,彰显的是办事的高效,折射的是民生温度。
记者了解到,在市政服务中心工改综窗,过去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事项要用40个工作日,现在只要8个工作日……其他领域也在压缩时间。
“以前看病买药要带着医保卡、身份证、病历本,证件多了还怕丢失。现在只要打开医保电子凭证,到医院、药店,拿手机一扫就好了,很省心的。”喀什市民阿曼古丽·阿不都热合曼说。
如今,群众只需在新疆医保app、国家医保app上激活“医保码”,就可在辖区定点医药机构享受“无卡结算”服务。
民生无小事,服务点滴间。喀什市政务服务中心把“放管服”与“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审批效能的重要抓手,奉献不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而是可感可及的实际行动。
仅在2024年,喀什市政务服务中心办件量超180万件,平均办件时间从40分钟压缩至25分钟以内。“今年,我们持续提升乡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的运转能力,提高政务服务‘就近办’能力水平。”喀什市政务服务中心干部韩鹏青说,拉长政务服务触角,让最远“一家人”感知触手可及的民生暖流,就是我们对新的一年的最好许诺。
文\图 本报记者 潘彦云 通讯员 马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