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州“斜杠牧民”逐梦绿水青山

8月30日下午7时,在奇台县江布拉克景区《月映疏勒城·策马向天山》沉浸式互动演绎剧目的舞台后台,唐努尔·阿地里和他的伙伴们换上盔甲,迅速进入角色,为当晚的演出做准备。
号角吹响,只见一众“将士”骑马冲出城门,他们神情坚毅,身姿矫健,挥戈战斗,威震四方,瞬间将观众带入“疏勒城保卫战”的历史情境之中。
“我在剧中饰演的是东汉名将耿恭,当年他誓死守卫的疏勒城,正是脚下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能够向游客演绎这段历史,讲述英雄的故事,我无比自豪!”演出结束,唐努尔·阿地里向记者介绍,他家的夏牧场就在江布拉克景区的后山,他从小生活在这里,对当地的自然生态与人文历史非常熟悉。
在剧中,除了唐努尔·阿地里,还有14位参演的“将士”,他们都是当地的年轻牧民,平均年龄25岁。此前,他们的日常就是在山上放牧,闲暇时兼职带游客体验骑马,每月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今年5月,江布拉克景区引入第三方机构,依托福州援疆乡村振兴建设项目,融合“疏勒城”“耿恭将军”与“丝绸之路”三大历史文化IP,重磅打造了昌吉州首个大型沉浸式互动演绎项目。项目在招募专业演员的同时,也积极吸纳当地年轻牧民。演出季,这些牧民演员每天上午接待游客,下午演出,月收入超过6000元。

《月映疏勒城·策马向天山》沉浸式互动演绎项目剧照。唐努尔·阿地里在演出中身骑白马。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唐努尔他们有着天生的优势,马术精湛,形象气质和表现力都符合要求。经过系统的培训,他们已经从最初的‘本色出演’成长为能够深入理解剧情、融入角色的合格演员,有的甚至开始参与编舞和创意工作,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惊喜。”该演艺项目的策划设计师许超称赞道。
唐努尔·阿地里不仅是剧中的“灵魂人物”,在生活中也是当地青年牧民的榜样,在景区担任导游,在助农直播间当主播,已然成为家乡农文旅宣传的“多面手”。
19岁的吾尔旦·阿力哈别克和唐努尔·阿地里从小一起长大,6月份刚参加完高考,趁着暑假在江布拉克景区兼职打工,主要为游客牵马,机缘巧合之下,也当上了演员,经过培训后,在剧中饰演副将。“我一直把唐努尔当作标杆,也要像他一样,学习更多的知识,提高本领,过几年回到家乡就业创业。”吾尔旦·阿力哈别克说。
2022年大学毕业后,唐努尔·阿地里曾去过兰州、广州等城市,从事旅游和电商直播相关工作,收入可观。外面的世界纵然精彩,却始终抵不过对家乡的眷念。看到家乡旅游业飞速发展,机遇无处不在,他在2024年年底选择回到奇台,当上了“斜杠牧民”,逐梦绿水青山。

唐努尔·阿地里在疏勒影视城中彩排。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在这里,有更广阔的天地任我驰骋。”唐努尔·阿地里说,精彩的人生不一定在繁华都市,家乡的绿水青山就是实现梦想的最大舞台。
时下,新疆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各大景区积极探索打造沉浸式文旅新场景,为游客带来丰富多元体验的同时,也有效激活了乡村振兴新动能。“奇台县深度挖掘文旅资源,积极培育新业态,将农牧民有效‘嵌入’文旅产业链中,让他们成为参与者、受益者,已经形成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产业发展与农牧民增收的多赢局面。”奇台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李小红介绍。
如今,在昌吉,在新疆,像唐努尔·阿地里这样的“斜杠牧民”越来越多。他们搭乘乡村振兴快车,守住“好风景”,吃上“旅游饭”,投身新业态,自觉宣传家乡的壮美风光和历史文化,在自己热爱的土地上书写着全新的奋斗故事。
丝路昌吉/昌吉州融媒体中心 记者 毛瑞芳 岳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