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犁县塔里木河流域治理成效显著 引洪灌溉助力胡杨重现生机

这几天,在塔里木河老河道的下游段,尉犁县林业和草原局的工作人员正驾驶着大型挖掘机清挖引洪渠,随着淤积在河道中的黄沙被逐渐清理,滚滚塔里木河水通过引洪渠涌入胡杨林区,在塔里木河水的浸润之下,两岸植被树叶葱茏、枝干挺立。
尉犁县林业和草原局护林员穆合塔尔·吾麦尔说:“从8月20号开始到现在就是老河道挖渠,挖的宽度5米,深度是五十厘米到一米,这个方向向下面放水。”
作为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流域中下游河道两侧分布的大片原始胡杨林的总面积达1500余万亩,是绿洲重要的生态屏障。为了保障塔里木河两岸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工作人员深入输水区域进行实地查看,并根据地势情况将塔里木河来水引向灌溉区域,争取让每一棵胡杨和植被都能得到润泽。
“我们尉犁县2025年引洪灌溉任务是35万亩,清淤渠道计划是104公里,新挖渠道45公里,拦洪坝24处,开坝25处,目前我们一共灌溉面积是32万亩,还有2万多亩继续在进行引洪,目前我们施工100%全部完工了。”新疆巴州尉犁县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艾力·尼亚孜这样说道。
作为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下游曾经一度出现断流和两岸生态恶化的现象,自2000年以来,自治区连续26年向塔里木河下游输送生态用水,持续的生态输水有效缓解了下游生态退化的局面。在塔里木河沿岸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弋润平就亲身体验到了塔里木河流域环境改善带来的生态“红利”。他说:“我来了新疆快30年了,尉犁县的孔雀河现在变得很好,然后广场上跳舞的也多,路两边绿树成荫,比刚来打工那个时候好的太多了。”

随着塔里木河两岸生态环境不断修复,全国各地慕名来看胡杨林的游客也越来越多,在新疆巴州尉犁县罗布人村寨景区,每天平均接待游客上千人次,越来越多的好风景变成了当地村民的致富产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对有灌溉条件的退化胡杨林通过轮灌的方式进行引洪灌溉,并采取封沙育林、建立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等措施促进林草植被的恢复。经过多年精心养护,塔里木河沿岸的大片原始胡杨林日渐恢复,20多年的综合治理,使塔里木河下游断流的360多公里河道整体贯通,潺潺流水点亮了边疆人民的绿色梦想。塔里木河,这条与上千万人息息相关的大河从断流到复流,再到生态环境大幅改善,塔里木河之变,是对生态文明理念的生动诠释,更实现了人与自然从征服对抗走向和谐共生。
来源:尉犁县融媒体中心 汪志鹏 帕日哈提·阿不力米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