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绿色转型 破“局”新能源时代
9月19日,中新建电力集团天富能源发电产业天河热电集控室内,330兆瓦机组正以平稳姿态运行。中央监控屏上,实时负荷数据不停跳动:从清晨6时开始,机组负荷逐步下调,到上午10时,已稳定在额定容量的40%左右。
“这么做,是为了保障光伏新能源能全额消纳,我们主动降低火电出力,给电网灵活调度留出容量。”该发电产业生技部的郭春城解释道。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不断推进,新能源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已连续三年保持高速增长。作为区域能源供应的“压舱石”,发电产业在2023年率先行动,启动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专项工作。
针对不同机组的特性,团队量身定制“一机一策”改造方案,先后完成3台机组的深度调峰改造,以及2套供热系统的节能升级。改造成效显著,机组最低稳定运行负荷成功降至30%,每年新增的新能源消纳能力超过2亿千瓦时。这一突破,意味着传统火电机组正加速告别“基荷电源”的单一角色,向“调节电源”转型,为优化区域能源结构、守护电力安全筑牢关键支撑。
技术改造稳步推进的同时,发电产业在能源管理智能化领域也积极探索,搭建起“智慧煤场系统”。通过融入大数据分析、无线通讯、三维可视化、物联网等先进技术,660兆瓦火电机组煤场被成功赋予“智慧大脑”。从煤炭采购、入厂接卸,到堆取料、配烧,整个流程实现智能化管控,能源利用效率与管理精细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中新建电力集团自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清晰目标—打造全疆最大的集发供调、源网荷储于一体的千亿级电力企业。在大力布局新能源项目的同时,集团也持续推进存量火电机组的升级改造,助力区域发展行稳致远。
“当下,火电依然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力量,但它的角色已经从‘主力发电’转变为‘灵活调节’。”该发电产业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史宏俊表示,未来,企业将进一步加大在数字化、智能化领域的投入,推动传统火电与新能源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以实际行动推动传统火电向低碳、绿色、智能化方向迈进。(马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