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专题询问有“辣”味 人大监督问出实效
中新网新疆新闻9月18日电(刘霞 张婷)“今年以来,阜康市人社局、市应急管理局两起行政执法的案件被依法撤销,其主要原因是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法律程序、法律条款适用错误。在一定程度上给阜康市法治政府建设造成了影响。请问市人民政府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打算在今后怎么做?”这是阜康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对阜康市人民政府司法局、应急管理局开展集中评议和专题询问现场。
会上,8名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围绕行政执法程序不规范、普法形式较为单一、规范性文件制定出现错误条款、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落实不扎实、外卖送餐骑手违反交通安全、应急管理信息化基础还比较薄弱等司法局和应急管理局的16个问题开展询问。专题询问组织严密、坚持问题导向,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一针见血指出问题,政府副市长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坦诚相见一一作答,不仅回答了当下问题突出的原因,而且给出了下一步整改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提问、回答,会场气氛严肃,问答辣味十足,将整个询问会推向高潮。
“‘当面锣、对面鼓’的形式说实话非常受震撼。”专题询问结束后,第一次参加专题询问的阜康市副市长牛义坦言被现场的“火辣味”给“震”到了。在此次专题询问前,阜康市人大常委会就提出了要求,此次专题询问要改以往的“温和型”询问为“触动型”询问,确保专题询问问出“辣味”、问出实效。
为确保专题询问的精准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相关工委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等方式充分了解社会各界意见建议,了解到了市司法行政和应急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第一资料,形成了司法局和应急管理局评议调查报告,结合报告拟定问题清单,确保了询问客观准确,并能问出成效。
阜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董英说:“评议和询问会后,我们要将今天评议调查报告和询问的问题一并转交市人民政府,要求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在规定时间内将落实情况报市人大常委会,我们将进行跟踪问效,确保评议和专题询问善终如始。”
阜康市人大常委会于2021年首次探索开展工作评议、专题询问,并将工作评议和专题询问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开展“工作评议+专题询问”监督新模式,增强监督刚性、完善监督闭环、提升监督质效,最大限度发挥了两种监督手段的作用,实现“1+1>2”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