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徐梅:在石榴的国度里

徐梅:在石榴的国度里

2023-10-10 10:24:26 来源:喀什文联

  在石榴的国度里

  梅朵

  石榴之乡疯长着石榴。每当盛夏,叶城城镇乡村石榴树连绵一片,美如江南。梦半醒,人半醉。

叶城县大籽石榴  马甲兵叶城县大籽石榴  马甲兵

  说这里是石榴的国度,一点都不为过。每当盛夏,叶城城镇乡村石榴树连绵一片,繁花灼灼,灿若云霞——“熏风四月浓芳竭,红玉燃枝拂露花。”不记得是何时,曾在陈平先生《石榴赋》读到这样的文字:“五月骄阳映照满园石榴花”,“其色有三:红着如火,燃星点点,跃于枝头;白者如玉,粉嫩透亮,如烟似梦;粉红者兼二者之美,如越女之腮。”火鹤玉的比喻还不见奇,而越女之腮,现世中没人见过,便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了,旁边杨柳弄柔黄,缕缕纤长,只委屈着做了陪衬。

石榴花开 叶城县融媒体中心

石榴花开 叶城县融媒体中心

  及至金秋,红黄相间、艳如火球的石榴把自己饱满的身姿定格在枝头,而风也是别有风味的,石榴风醉艳红妆。打开“流霞色染紫罂粟,斓斑似带湘娥泣”的表皮,但见“雾壳作房珠作骨,水晶为粒玉为浆”。石榴呈红,秋风自醉,燕莺贪欢,那粉面新妆的女孩儿,绰约着流连其间,影共秋实乱。家长里短,你应我答,彼歌此舞。“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说不清楚是秋高气爽还是人和石榴构成了和谐的韵律,流淌在南疆大地上。大大小小红红黄黄十多种石榴品种让你目不暇接,榴体大过拳头,每个平均重达半公斤多的大籽甜石榴让你馋得直流哈喇子。剥开红色的衣,就见满满盈盈挤挤挨挨的珍珠玛瑙般丰满清润的石榴籽。

  一类东西达到一定规模后就有了些霸气,就有了些震撼人的力量。阡陌田野结得满当当的石榴,像一个个火红的灯笼,挂在岁月的门楣。心里便有了隐隐的悸动。

叶城县大籽石榴  马甲兵叶城县大籽石榴  马甲兵

  石榴花开的时候,是春末夏初,似热还凉,迷迷蒙蒙的雨丝,沾湿了满园的香红,但不曾淋熄荧荧的烛焰。一派豪华而磅礴的艳丽在这里展开。阳光明媚,田间的石榴树都争相吐蕊、花繁叶茂,当地农民在田间劳作小憩时翩翩起舞,构成一幅极其美丽祥和的田园风光。在烟霞明灭的时候,沿着石榴的枝叶找到春光,找到了画卷,这是一种意外的发现。从那时起,一个鲜红的意象绰约在你的诗中,并且慢慢地积爱如山,积情如焰。依稀记得那时,黄莺初声,乡村旧尘,恰被红花留住,叶隙花间轻轻流荡着天籁般的音乐。便当那石榴花是写意天才,绘韵高手了。

  石榴花影里隐约着谁家的院落,一阵阵的轻摇慢晃之后,艾捷克的琴声近了,分明了,但却看不见拨弦的人在哪里。独行花阴里,寻遍那人的身影。待要细细辨析,那悠悠的琴声又被风吹断了。又是一阵花枝乱颤。人花相惜,总让人想起别长聚短,情浅梦深。幸好眼底花开无数,使人情不自禁地要问:春在谁边,春在谁边。五朝六代总荒烟,更何况,一季季花事呢。花自飘零水自流,谢了花红,深夏浅秋紧赶慢赶着追迫而来。从五月石榴花开,一直到七月,石榴一边开花一边坐果。这边,还在回味着和石榴花的一场分别,那里,鼓鼓囊囊的、颗粒满盈地挂满了枝头。迎迓你的眼,攫取你的心。这时候,已无法与夏初的花颜相认,但她那娇俏的模样却流转成一个个圆润的梦。

石榴花节 叶城县融媒体中心石榴花节 叶城县融媒体中心

  摘石榴少女的微笑总令你对即将到来的道路充满渴望。秋天的丰满顺着她纤细不停地运作的手指进入你的记忆。这样的瞬间完整着你对叶城全部的认识,她肯定叫阿娜尔古丽。石榴的饱满和鲜艳并未削弱她的笑意,秋天温和的阳光精致地勾勒出石榴和她笑容的轮廓,把收获的喜悦和幸福定格在金色的秋天里。那样的面孔映衬着红石榴的色泽,让你看到了叶城丰茂着的一切事物,比如在少女裙裾周围飞速旋转的阳光、在风中摇摆的芦苇、丢落在黄昏里耷拉着脑袋的枯黄的向日葵,或者尘烟深处的山羊温顺的目光……风在调制着甜蜜的汁液,把人往醉里吹。

  每一种花,总是有它的卓越丰姿、绝世独立的神韵。它丝丝入扣地契合了你古典审美的趣向。敏锐而善感的诗心,在充满西域风情的园子里缠绵起来。而且,向来觉得,对于一位诗人,发现一个新意象,发现一种诗意,等于达尔文在茫茫大海中,看见了新大陆的一角。于是借用石榴花展开了一种近乎神性的柏拉图式的爱恋。

  你心底吟唱着:

  花儿开放成诗歌

  一朵朵 是诗句在喷薄

  石榴红的幸福跃上枝头 在岁月的深处

  形形色色

  这是神祗 轻轻拨响的天籁

  ……

  那花于你而言,具有复杂而神秘的多重意韵和蕴涵,它是美、爱、神的综合象征和表现,宛然由物蜕变为人,又由人羽化为神,神、人、物,三位一体,一念精诚,得入三境。五月花红映日,把它美丽轻盈的卓越丰姿,定格在喀喇昆仑山下广阔空间,美得绝不伦比,美得让人晕旋。最是那一回眸的娇媚,似石榴花不胜清风的芬芳,染了一身的衣香,消溶入一片苍茫;时浓时淡,时空里空气里便袅袅娜娜地升起了歌音。

石榴丰收石榴丰收

  叶城县融媒体中心

  阿娜尔古丽,好美的名字。单从那名字就看得出来,石榴花是自我的象征,是美人的比拟,是情的符码,触动了世人心中美丽的诗神,石榴花朵朵绽放在民间,绽放在田野,空气中流转着爱情的传说。磅礴的时间和浩渺的空间在这里排列。这时候,脑子里就出现空白。忘记了哪本书里提供的细节,阿娜尔古丽的面庞掩映着石榴花的芬芳。在密密的石榴园里,举目四望,内心的喜悦,如一个个大石榴,饱满而丰饶。阿娜尔古丽们的日常生活被劳动所填满。耕种、收获、贸易,成为她们生活里的固定章节,多年未经修改和润色。

  遥远的距离,艰难的行程,使我们和阿娜尔古丽各自处于独立的单元中,沉浸在自己的章节里。但是在某个秋天在叶城看见了阿娜尔古丽,你觉得什么东西在内心深处默无声息地互相传递着,并且从过去的某个时刻向此刻嬗递。就像美丽的阿娜尔古丽突然在自己的石榴树看见一只似曾相识的石榴和感觉,她恍惚觉得这正是自己家五百年前丰收过的一只大石榴的面孔。

石榴大丰收  叶城县融媒体中心石榴大丰收  叶城县融媒体中心

  感觉到自己在石榴园的流连像是一个没有休止的飘升,被酡红饱满的石榴托举着,上升。这时,一阵异常的响动惊醒了你。抬眼望去,枝叶间,闪耀着一张皎洁的面孔。是阿娜尔古丽在采摘石榴。红石榴用形状的大小和颜色指挥着她在空间上的游移。鲜艳圆润的红石榴在她胳膊上挽着的塑料筐里乖乖地卧着。她喜滋滋地说要在这两天将石榴全部采摘完,春天来收购的交货日期到啦。石榴成为闪烁在她眉目间的主要词汇。她和这些石榴如此熟稔,挑选过成千上万只石榴的她甚至能够记住每颗石榴在相貌上的细微差别。每天坐在石榴堆旁选摘的时候,她一眼就能从上千个的石榴里找到哪些是一棵树上的,它们是从哪棵树上摘下来的,它们的口感如何,每个大约有多重。她一眼就可以看出,哪些是大籽甜石榴,哪些是药用价值极高的酸石榴。榴籽犹如珍珠玛瑙,丰满清甜,就像阿娜尔古丽心里鼓胀着的幸福和喜悦。她像抚摸着自己兄弟姐妹的手一样抚摸着它们。她与石榴园日夜厮守和对话而形成了一种心理本能,石榴园的存在标识了她的存在和意义。

  这段时间里,收获的喜悦是他们的群体记忆,喀格勒克是他们共同的地址。

石榴籽  叶城县融媒体中心石榴籽  叶城县融媒体中心

  因为是短暂的停留,无法看到花朵的开谢和草色的转变这些更具意味的生命形式。个人化的记忆却在这里葱绿起来。全部的期冀与梦想在石榴上得以体现。每一个鲜红丰润的个体,既是最小的经济单位,也是最小的对话单位。它给你灯光、温暖、爱抚以及热情倾述的满足。在周遭莽莽群山的反衬下,同一园子的石榴的距离几近于零。在秋光大好的时候,园主人的黑魆魆的面孔被红石榴的冲天火光照亮,牛羊肉的喷香也在院子里慢慢涌动。一层层的红红绿绿把风暴隔绝于外,黏稠的酸奶和快乐的歌声把每一个平常的时光变成节日。世俗的快乐这么容易就被牢牢抓在收中。

  在如此浩荡的喜悦面前,你内心的小小快乐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微弱存在。

石榴大丰收石榴大丰收

  叶城县融媒体中心

  河流如绵长的思念,辅展在这好大的一块冲积扇上,被微风拂动。树们在这里开创了许多新的田园风格,启发了不少新的思维和概念,丰富了现代乡村的形式与内涵。层层叠叠的石榴树之外,有时会有山谷,会有裸露的砂石,还有桥梁,不时地跑进我们的眼睛里。十月了,河流不是那么丰满——裸露的河床隐隐地透着古意,映衬着石榴所展开的热闹与繁华。你觉得这里的生活如同正罗列铺排在大地上的事物,如摇滚带来的风暴,强烈高亢,铿锵有力。奔放的果实,爽朗的笑声,在高音区的此起彼伏的呼唤与应答,充满张力,让人眩晕,举止之间,蓄满想象力,你不得不惊异那在司空见惯的生活中包孕着的奇特的想象和精妙的智慧。

  在叶城,石榴从完成了从社会生活领域到精神领域到经济领域的跨越。漫步在叶城街头,一排排石榴摊位鲜红而醒目,一杯杯摆放整齐的鲜榨石榴汁就像红葡萄酒似的散发着诱人的气息。

  石榴营养丰富,风味甘甜,既具有食用价值,又有药用价值,深受人们欢迎。人们总是设法将它带来的经济效益最大化。比如,阿不拉江将一部分大籽石榴榨成石榴汁饮用,另外一部分大籽石榴或用传统方式或用现代技术保鲜储存到冬季,这样能在二三月份卖出更好的价钱。阿甫杜热则告诉我们,他们一家就是靠种石榴,推倒了红柳泥巴房子,盖上了砖混结构的大房子。他大腕似的哼唱着自编的几句:叶城的石榴红了,农民的日子也火了。

石榴大丰收  叶城县融媒体中心石榴大丰收  叶城县融媒体中心

  阿娜尔汗坐在石榴堆旁,金秋温暖的阳光洒在她丰满的身躯上,红黄相间、艳如火球的石榴和她灿烂夺目的红色衣裙呼应着。她在精心挑选着石榴,在一大堆石榴中,把裂口的、个头小的挑出来,自家人内耗。“你看,我家的石榴嘛一般都是450克,最大这个呢有一公斤呢。看看这个面,多光洁,这里面的石榴籽,甜甜的,粒较大,尝一哈嘛,肯定你以后只吃我家的石榴。我们新疆人民团结的嘛就像这个石榴籽,我们的驻村干部,帮我们做技术指导,还帮着我们找销路。我们的好日子嘛,也像这个石榴嘛。嗳,亚克西,亚克西的石榴。”

  见我们围过来,阿娜尔汗热心地给我们介绍说。顺手就递过来一个又大又圆的石榴。还很有耐心地教我们辨认那些是大籽甜石榴、甜石榴、酸石榴,哪些是水红石榴、达那克石榴、合协克石榴。雪花一样的订单落在了她手里,她怎么能不高兴呢?

  镜头对准她的时候,她俏皮地把圆润的笑脸贴在两个大大的亮亮的石榴上,那是她亲爱的姐妹弟兄。

图片

  作者简介:

  徐梅,女,笔名梅朵,喀什大学学报编审,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和编辑学研究。在各类报刊发表诗歌、散文、评论多篇(首),学术论文四十余篇,主持或参与各级各类课题十余项。

【编辑:张家伟】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