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霍尔果斯再创纪录 以数字化重塑国际物流格局

霍尔果斯再创纪录 以数字化重塑国际物流格局

2025-08-14 16:41:57 来源:中新网新疆

  近日,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再传喜讯,今年中欧(中亚)班列通行数量较去年提前46天突破6000列大关。这一成绩不仅是一个好看的数字,也表明中国在全球供应链重塑进程中的战略规划正在加快兑现。

  提速增效,时间压缩暖商心。6000列背后展现的是铁路不断改进工作措施,提升作业效率,更好服务企业发展的为民之心。“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模式让口岸进口货物通行时间由原来的2-3天压缩至16小时以内,让平均每2小时换装一列中欧班列成为现实。对国际贸易而言,时间即是成本,效率便是竞争力,中欧班列正是凭借其大运量、高效率的优势重塑国际物流格局。而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的成绩正是中欧班列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的真实写照。

  智能升级,科技创新添活力。自动核验舱单数据、铁路海关信息共享、车辆周转提升20%以上、日均通行班列27列以上,这一系列数据体现的是铁路不断推进数字化升级,推动口岸站管理逐步现代化的深度实践。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的成绩让我们认识到,要实现弯道超车,就必须要突破传统思维,加快改革创新,通过“换道”实现超车。当传统人工作业碰到数字化浪潮时,当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遭遇一体化协同需求时,新疆铁路部门果断求变,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管理创新,用骄人的成绩诠释了铁路“弯道超车”的决心。

  线路延伸,合作共赢连世界。累计4.8万列班列,89条通行线路,连通境外18个国家46个城市地区,这一串数字组成的不仅是物流网图,更是合作共赢的经济地图。新疆铁路部门致力于将霍尔果斯、阿拉山口两个铁路口岸站打造成新疆乃至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以中欧(中亚)班列为纽带,充分开发中亚的巨量矿产资源,连通欧洲高度发达成熟的经济技术,在完成货物中转的基础上,用技术、服务升级推动亚欧大陆互联互通,合作共赢。

  枢纽崛起,中国速度惠全球。提前46天突破6000列,这个“提前”反映的是中欧班列发展超出预期,市场需求增长超出预期,更是全球市场对中国制造、中国服务以及中国效率的广泛认可。未来,新疆铁路部门必将在更大范围内复制推广霍尔果斯口岸的成熟经验,推动铁路服务质量、服务效率不断升级,助力中国巩固提升在世界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持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张阳灿)

【编辑:张家伟】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