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用艺术改造自然 “锁边有我·大地艺术季”于全国生态日在和田启幕

用艺术改造自然 “锁边有我·大地艺术季”于全国生态日在和田启幕

2025-08-14 21:12:42 来源:中新网新疆

  2025全国生态日正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一场创新力十足的“锁边有我·大地艺术季”在和田地区拉开帷幕。活动由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发起,联合和田地区行政公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共同主办,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承办,获得了包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在内30余家单位的支持。

ef10c1ecd1040b0623d5d925967d664c

  北京援疆在助力和田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深刻践行“两山”理论,将环境保护与修复作为重要任务,积极探索全新的防沙治沙方式,为提升和田人民生活水平,打好保障基础。“大地艺术季”的发起,旨在用艺术改造自然,让公益的力量凝聚团结,使得全新治沙方式在南疆大地绽放。各族群众紧密携手,展现出打赢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坚定决心。

  “锁边有我”公益治沙项目已于日前在北京·新疆经济合作洽谈会上正式发布,该项目采用全新的模式助力治沙事业发展,包括“行、捐、宣、展”四大板块。“大地艺术季”活动便归属于其中“公益展”板块。

5fdec57ec9aa55b43cbc2c8487f93a53

  8月15日活动当天,“锁边有我·大地艺术季”将在和田地区和田县天河万隆城商圈正式启动,并以一场别开生面的多民族融合大联欢,开启公益治沙的艺术之旅。

6815063fd5ed8151c017df87140ae70c

  本次活动将艺术展植入治沙现场,是一次打破边界的创想。活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华夏同心,锁边有我”为精神内核,将人文温度注入治沙实践的肌理,创作了一批具有高艺术价值的原创作品,通过艺术方式的凝练,展现出和田40余年防沙治沙的精神符号。

  活动作品展出区域设置在和田地区和田县群众治沙地块旁。采用“以小见大”的大地艺术创作理念,由细微处入手,创作者通过五十件小型装置,遵循草方格治沙的空间逻辑,以“一平方米”为单位构建微观艺术场域,或借材质肌理呼应沙粒的流动,或凭造型曲线暗合草木的生长,每一方寸都是对“最小干预、最大守护”治沙理念的视觉诠释,也从细微之处展现出和田地区防沙治沙的工作成果,诉说着往事的艰辛,每一平方米的寸土不让,每一个人的坚守不退,成就了“锁边工程”3046公里合龙的壮举。

  项目同时邀请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制作了大型地标艺术作品——《光阴》。一座伫立在沙丘之上的大型日晷装置,以指针为笔、光影为墨,将日照轨迹投射成锁边工程的轮廓线,让时间成为丈量绿洲生长的标尺。

  这些大地艺术作品不仅是对改造自然的复刻,更是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践行“两山”理论,在展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实践中,和田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在大地上写下壮丽史诗。从机械治沙到生态修复,从单一防护到多元共生,这些治沙历程本身就是一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教材,是共筑生态屏障的东方智慧与团结伟力的诗意礼赞。

  据了解,作为公益治沙项目的重要一环,“大地艺术季”从独特视角出发,通过艺术的感召力,吸引了大量青少年的关注,不仅助推了治沙精神的接续传承,同时扩大了本次公益项目的覆盖范围,为公益治沙打开新窗口。“锁边有我”公益治沙项目以创新模式为防沙治沙事业赋能,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当前,“锁边有我”公益治沙项目募捐通道已经开启,诚邀每一个心系沙漠生态的你,用3元之力加入这场与风沙的持久战,共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

【编辑:程勇】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