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南通蚕宝宝远赴伊宁县 “吐”出增收新“丝”路

南通蚕宝宝远赴伊宁县 “吐”出增收新“丝”路

2025-10-17 12:43:14 来源:伊宁县融媒体中心

  进入10月中旬,从江苏南通远赴新疆伊宁县的蚕宝宝成功吐丝结茧,这是新疆天山宝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伊犁河谷首次工厂化、人工饲料养蚕生产出来的第一批鲜茧。通过南通援疆工作组招引落地的伊宁县桑蚕优质高效种养及深加工项目,开辟出从黄海之滨延伸到伊犁河谷的“新丝绸之路”。

  这两天,在伊宁县麻扎乡塔尔村,3000亩桑苗叶片肥厚、长势喜人,进入全面机械化采收。这些来自江苏的桑蚕苗于今年4月采用机械化幼苗移栽和桑苗籽直播两种方式栽植,亩均栽植6000株左右。收割后的桑蚕叶很快被送入附近伊宁县温亚尔镇布力开村的天山宝宝桑蚕养殖示范基地进行分拣、烘干,再添加微量元素,为人工饲料养蚕提供可靠的桑叶原料,预计亩产干桑叶1吨。

image

  “我在这儿干活,一天能挣200块钱,离家里近,又能照顾家,又能在这挣上钱,特别高兴。”伊宁县阿乌利亚乡布力开村村民马国龙说。

  蚕宝宝口粮有了保障,它入住的“家”更为重要。在伊宁县温亚尔镇布力开村,由援疆资金改造的全自动化养殖工厂已初具规模,它能对养殖环境精准控制,自动投喂经过严格质检的桑叶,实现了14万只蚕宝宝工厂化全龄饲料育,成活率大幅提升。这批蚕种将实行“东西协作、工厂+农户”的分段养殖模式,一到四龄的幼蚕期,全部在工厂内饲养,当蚕宝宝进入五龄期,食量猛增,进入“长身体”的关键阶段,它们将会“分包”到伊宁县各合作农户家中,每批次饲养15天,全年饲养20批次,生产出的蚕丝将由新疆天山宝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回购,通过产业链精准分工,有效降低了农户的养殖门槛和风险。

  “这是我们在伊宁县通过工厂化、人工饲料养蚕生产出来的第一批鲜茧,我们计划项目达产以后能形成日产5吨、日产120张蚕种的产能,计划带动周边接近450户的农户参与就业。”新疆天山宝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山宝宝桑蚕养殖基地负责人唐仁忠说。

  瞅准伊宁县独特的气候和环境资源,2023年底,通过南通援疆工作组牵线,南通企业落户伊宁县成立了新疆天山宝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3亿元,分两期建设桑园及年产6000吨鲜茧生产配套厂房,最终形成蚕业研究、原料基地生产、缫丝加工、织绸、真丝家纺、食品开发、丝绸文化创意和工业旅游等于一体的多元化丝绸综合产业链。

  “这是南通援疆、产业援疆成果在伊宁县的具体体现。这段时间,我们也已经在谋划‘十五五’期间的援疆项目,也希望促进这个项目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提升品质、增加产量,从养好一棵桑、养好一颗茧到形成一条链,真正的把茧丝绸产业在伊宁县慢慢形成一个产业链,从一产向二产进行一个跨越式的发展。”伊宁县委副书记、南通援疆工作组组长施张范说。(伊宁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 陈咏梅)

【编辑:宋欣】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