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木萨尔县:体育牵缘促交融 文化聚力谱新篇
吉木萨尔县,这片承载着北庭故城千年文脉的沃土,始终绽放着民族团结的绚烂之花。石榴籽紧抱,同心筑梦,自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以来,我们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团结奋进的基因深植于经济发展、文化交融、民生改善的每一寸土壤。
吉木萨尔县特别推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专栏。本期专栏将聚焦吉木萨尔县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实践:从基层社区的互助故事,到乡村振兴中的携手同行;从文化传承的薪火相继,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建共享。我们以文字为桥,记录平凡中的伟大,传递团结的力量,激励全县上下各族干部群众同心同行,让每一颗“石榴籽”都绽放时代光芒,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吉木萨尔温度!
近日,在吉木萨尔县统战部的推动下,县老干部大学太极拳班毛近明教练携学员杨再玉、冯景伟,在文明路社区,为宗教界人士传授八段锦与太极拳,共同备战昌吉州少数民族运动会。这一活动看似寻常,却以其独特的形式与丰富的内容,成为促进民族团结、深化文化互鉴的生动实践。

以体为媒,融汇多元文化,共筑民族团结“同心圆”。这次对宗教界人士传授太极拳及八段锦的做法,不仅是一次体育教学,更是一场深刻的文化对话。太极拳与八段锦,承载着中华传统哲学中“阴阳平衡、天人合一”的智慧;清真寺,则是伊斯兰文化传承与精神寄托的圣殿。当中华传统养生功法在清真寺内起势运掌,其柔中带刚的形态与伊斯兰文化所倡导的身心洁净、坚韧自律的精神内核不谋而合。此举以体育运动为共通语言,超越了言语与民族的界限,在共同的一招一式中,促进了不同民族成员间的情感认同与文化互赏,为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团结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润物无声,拓展文化共融、情感共鸣的“新路径”。统战工作的精髓在于争取人心、凝聚力量。此次活动,跳出了传统的会议与座谈模式,开创了“以文化人、以体联谊”的实践新径。毛近明教练作为资深太极拳爱好者,与杨再玉、冯景伟同学一道,将课堂设在社区,面向宗教界人士,其本身就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友好姿态。作为宗教界人士,他们学习、理解并最终展演中华传统功法,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生动的认同与传播。它在无形中深化了“五个认同”,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共同的学习与锻炼中生根发芽,探索出了一条更具温度、更易接受的文化交流与统战工作新路径。

文体育人,彰显传统文化开放包容的“时代魅力”。太极拳与八段锦,绝非封闭的“独门技艺”,而是向所有民族兄弟姐妹敞开怀抱的文化瑰宝。主动邀请宗教界人士学习,并共同组队参与正式比赛,这一行为本身就极具开创性。它有力地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与各民族文化相互尊重、交流互鉴的博大胸怀与强大生命力。在共同的目标备战比赛的驱动下,不同背景的个体为了集体荣誉而共同努力,这极大地增强了参与者的归属感与共同体意识,生动诠释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深刻内涵。

由点及面,树立全民健身与基层治理的“鲜活样本”。此次活动精准聚焦“宗教界人士”这一群体,他们既是宗教教职者,也在社区中具有重要影响力。通过他们率先接触并受益于传统养生功法,能有效辐射和带动更广大的信教群众乃至普通居民,认识到健身的重要性,从而将全民健身的国家倡议落到实处。同时,这类活动丰富了基层文化生活,为不同群体提供了稳定、健康、积极的互动平台,能有效增进社区内部和谐,预防和减少因文化隔阂或缺乏交流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促进社会长期和谐稳定的创新实践和宝贵样本
吉木萨尔县的这次尝试,小中见大,平中见奇。它既是一次成功的全民健身推广,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浸润与民族团结实践,为我们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富有启示性的宝贵经验。(闫龙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