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183万亩棉田采收忙 机械化助力朵絮归仓
中新网新疆新闻10月17日电(王德刚 刘剑平 木叶沙尔)金秋十月,乌苏市183.81万亩棉花进入集中采收期。全市统筹调配790余台大型采棉机械,各乡镇协同发力抢时采收,以机械化、规模化作业推动棉花快采快销,预计10月底可完成全部采收任务。
10月12日,在乌苏市甘河子镇种植大户王向锋的2800亩棉田里,采棉机穿梭作业,洁白棉朵经采摘、压缩后化作沉甸甸的“棉包”。得益于智能阀、液体肥等新技术应用及农业部门的田间指导,今年他家的棉花迎来了产量新高峰。
种植大户王向锋说:“今年天气好,市农业农村局和镇农业发展中心工作人员常到田间指导。棉花长势好,目前产量多在490公斤以上,个别地块达500公斤,我们正抓紧采收,估计三到四天就能完成。”
受秋季天气影响,今年棉花采收集中在10月中旬。乌苏各乡镇在依托本地机械的同时,还积极协调外来设备补充运力。
甘河子镇大树庄子村村民刘学齐说:“我有120亩地,我们使用的国产采棉机效率高还干净,省工省力,也保障了收成。”
甘河子镇刘家庄子村村民夏春常说:“今年我种了160亩地,棉花长势比去年好,这多亏了水肥、缩节胺控制到位。按现在情况看,预计亩产460公斤,眼下采棉机数量也多,我们正抓紧时间采收,就盼着能卖个好价钱。”
近年来,乌苏市持续推进土地整合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将以往零散的小块耕地整合为连片大条田,不仅消除了机械作业的“地块障碍”,更实现了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管理,也为如今高效采收打下坚实基础。在采收关键期,各乡镇还围绕“保进度、保质量、保收益”细化服务,从技术指导到权益保障形成闭环。
甘河子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欧新忠说:“2025年,甘河子镇种植棉花面积23.51万亩,现有采棉机56台,为确保秋收顺利开展,我镇积极协调10台外来机械进行秋收作业,截至目前已经采收近3万亩地。我镇组织农业发展中心的干部深入田间地头,确保采收的质量以及农机作业的安全,我镇还积极派驻干部进驻企业,确保农户在交售棉花时拿到现款,保障农民利益。”
为确保“棉朵归仓”,乌苏市各部门提前谋划部署,除调配充足采棉机械外,还落细棉花市场监管措施,实现快采、快运、快销。截至目前,全市已采收新棉75万余亩,机械化作业率与采收效率同步提升,为棉农丰产增收提供坚实保障。
10月13日,在乌苏市哈图布呼镇特格里克布拉格村棉农杨荣刚的棉花地里,大型采棉打包机正开足马力作业,伴随着隆隆机声,棉花采摘、压缩、打包等工序一气呵成,不到20分钟就有圆滚滚的“棉花蛋”从采棉机尾“吐出”,整齐排列在田垄间,呈现出喜人的丰收景象。
杨荣刚说:“我今年种了260多亩棉花,采用了干播湿出播种方法和水肥一体化滴灌浇水技术,每亩产量500公斤左右,用钵施然采棉打包机打出来都是成型的蛋蛋棉,不仅方便运输,还省时、省人工,一天就全部采收完。”
为确保棉花采收工作顺利进行,哈图布呼镇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及时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设备抢修服务,确保农机设备高效运转。
哈图布呼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化希晓说:“我们全镇11万多亩棉花已全面进入采收期。为保障采收效率与农民收益,我们提前谋划,一方面积极协调引进先进采棉设备,另一方面组织农技人员下沉一线,提供全链条服务。我们将全力做好采收后的运输、交售、加工等环节的保障工作,确保今年棉花丰产又丰收,让朵朵棉花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