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垒县:口袋书装“实用语” 架起振兴“连心桥”
“您看这个‘医保报销’,这是常用的词,跟着我读……”近日,木垒县雀仁乡五棵树村的村干部们化身“流动语言老师”,带着精心编制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口袋书,逐户走访村民家中,用接地气的方式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让知识“走”进农家,让沟通“暖”到心里。
语言相通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针对部分村民因语言不通导致的办事难、务工难等问题,五棵树村以“精准滴灌”理念制定推普方案。通过前期走访梳理出“买菜付款”“孩子上学”“看病报销”等生活高频词,以及“政策咨询”“技能培训”等发展类短语,浓缩成巴掌大的口袋书,确保村民“随手能翻、随时可学”。走访教学中,村干部摒弃“一刀切”教学,对老年村民拆解“养老认证”等字词发音,结合“看病挂号”实例讲解用法;为青壮年开设“职场速成班”,重点培训“线上求职”“电商沟通”等实用句式,手把手纠正表达习惯。
“以前去乡上办事,有时候说不清楚得靠比划,跟着村干部学普通话后,跟工作人员沟通顺畅多了!”村民木塔拉拿着写满标注的口袋书,脸上满是笑意。入户教学不仅让村民掌握了基础通用语言技能,更打通了政策传递、服务对接的“最后一米”。村干部在教学之余,还同步讲解医保缴费、养老认证等便民政策,用村民听得懂的语言解读政策细节,真正实现“送知识”与“办实事”无缝衔接。
“语言是增收致富的‘金钥匙’。”木垒县雀仁乡副乡长高哈尔介绍,下一步我们将组建“邻里互助学习队”,邀请返乡青年、在校学生担任“志愿教员”,打造“干部带头、青年接力、全民参与”的学习生态。通过把语言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农家大院,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成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连心桥”、乡村振兴的“加速器”。(木垒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李钰 通讯员:其曼姑·艾则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