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垒县:“三向发力” 打造基层医疗人才新高地
近年来,木垒县总医院始终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县域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以县人民医院为枢纽,辐射带动各乡镇分院协同发展,创新构建了“请进来、送出去”“沉下去”“派上来”三向联动的立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打造一支“扎根基层、能力过硬、作风优良”的医疗队伍,取得了显著成效。
“请进来+送出去”借力优质资源,拓宽专业视野
木垒县总医院坚持“内外结合、借力发展”,系统实施“请进来”与“送出去”双轨并行的培养机制,有效破解了基层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的瓶颈。
在“请进来”方面,医院充分依托福建援疆专家、银龄医生以及自治区、昌吉州三级医院的优质资源,常态化邀请专家深入总院及各乡镇分院,通过专题讲座、手术示教、疑难病例讨论、联合门诊等多种形式,开展“手把手”传帮带。今年以来,累计邀请各级专家40余人次下沉指导,有效提升了基层医务人员的临床思维与实操能力。“上级三甲医院专家下来指导,我的诊疗水平有了明显进步,前来就诊的患者也更多了。”木垒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李佰利深有感触地说。
在“送出去”方面,医院有计划地遴选业务骨干,前往福建、自治区及昌吉州等地进修学习,紧跟医学前沿动态,吸收先进管理经验。今年以来,已选派12名骨干外出进修,为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和技术革新储备了核心力量。
“沉下去”:精准帮扶,夯实基层
为切实提升各乡镇分院的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木垒县总医院大力推动“沉下去”机制,实现优质资源直达“最后一公里”。
依托“以科包院”工作机制,总院每月定期组织临床专家和骨干下沉至各分院,开展坐诊、教学查房、技术指导及业务培训,将三甲医院的诊疗标准和管理规范延伸至基层一线。这些专家骨干不仅是治病救人的医者,更是传道授业的师者。
“通过‘以科包院’,我们持续提升各乡镇分院的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优化整合县域内医疗资源,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木垒县总医院医务部教培负责人潘慧表示。
“派上来”:系统轮训,培育“种子”
为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根本转变,木垒县总医院专门为乡镇分院医务人员开辟进修“绿色通道”,实施“派上来”系统轮训计划。
各乡镇分院的业务骨干被有计划地选派至总院优势科室。总医院为基层骨干专门开辟进修“绿色通道”,乡镇分院医务人员“上派”至总院优势科室进行系统化轮训。进行为期数周至数月不等的跟班学习。他们不仅学习先进的诊疗技术和操作技能,更全面融入总院的科室管理、质量控制、服务流程及团队文化建设中。这种沉浸式培养模式,旨在为各分院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具备持续发展能力的本土化学科梯队。这些学成归来的医务人员,如同播撒在基层的“种子”,正在成为带动各分院学科建设和服务水平整体提升的中坚力量。
英格堡乡分院业务骨干李忠年说:“在总医院进修让我学到了许多实用技术,回去后一定把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更好地服务家乡。”
通过“请进来、送出去、沉下去、派上来”三向协同、系统发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木垒县总医院成功构建了人才成长的良好生态,实现了从依靠“外部输血”到强化“自我造血”的功能升级。今年以来开展的系列培训,不仅显著提升了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拓宽了他们的职业视野,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专业自信心,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基层医疗机构正逐步从传统的“熟人社会”服务模式,向具备现代医院管理能力和专业化服务水平的区域医疗中心转型,为守护木垒县各族群众健康构筑了坚实而可靠的人才基石。(木垒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番斯亚 通讯员:张旭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