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亚骨科学术会议在乌鲁木齐开幕 共推“健康丝绸之路”骨科发展
中新网新疆新闻10月20日电(闫文陆 冯雪娟) 2025年10月18日,以“数智骨科技术创新与转化”为主题的第六届中亚骨科学术会议在乌鲁木齐开幕,会议采用线上线下同步形式,设主论坛与卫星会,汇聚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骨科学专家学者。

开幕式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与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举行“跨省结对·共筑美好”职工志愿服务活动及“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结对联盟签约揭牌仪式;吉林大学为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授予的“北方六省区冰雪运动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区域分中心”正式揭牌,该中心将助力冰雪运动安全保障,服务“健康中国”与“体育强国”战略。

学术环节内容覆盖骨科领域的技术革新与临床实践,以“数智赋能”为核心纽带,串联起从基础诊疗到前沿探索与落地应用的全维度议题,构建了“技术-研究-应用”的完整学术闭环。主论坛邀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王健全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施忠民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及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三国五家医疗机构骨科专家,围绕骨科精准诊疗、智能与创新辅助技术等作报告。其中,王健全教授介绍的全镜下改良Lartajet手术治疗肩关节不稳技术,为中国首个国际认可的镜下同类术式,能够助力新疆乃至中亚运动医学发展。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市第二综合儿童医院代表奇基纳耶夫·阿加贝克表示,将把会议创新技术带回当地,深化与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的合作。
卫星会由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专家指导,4名研究生汇报传统中医药骨科应用、新型生物分子材料神经修复等研究,专家现场点评并提出研究建议。
据悉,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自2015年起已承办六届中亚骨科学术会议,2023年起连续三年举办。依托会议平台,该院与中亚国家建立骨科专科联盟,开展远程会诊、手术演示及青年医师培养,推动骨科技术跨境共享,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与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