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从黄金“通道”到开放“枢纽”——“十四五”期间喀什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综述

从黄金“通道”到开放“枢纽”——“十四五”期间喀什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综述

2025-10-20 19:31:38 来源: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

  10月15日,7辆满载货物的国际道路运输车辆从喀什国际枢纽港鸣笛启程,驶向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这条中吉乌土国际多式联运通道的试运行,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喀什外贸发展的缩影。从空中航线的加密到陆路枢纽的升级,从制度创新的突破到产业生态的繁荣,喀什正以“门户—枢纽—平台”三重角色,在中国向西开放格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支点作用。

image中吉乌土国际多式联运试运行发车活动现场。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衣木然·麦麦提艾力 摄

  新门户 立体化通道打通开放动脉

  “十四五”期间,喀什的区位优势通过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通道能力。空中门户的扩容尤为显著,喀什徕宁国际机场2022年T2航站楼正式启用,成为年吞吐量500万人次、货邮6万吨的4E级机场。

  航线网络同步拓展——国内直飞广州、上海、郑州等城市,国际客运航线覆盖伊斯兰堡、胡占德、比什凯克等南亚、中亚城市,货运航线直达卡拉奇、布达佩斯、莫斯科等10个国际城市。2023年4月,喀什航空口岸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通过海关总署验收并投入使用,来自中亚和欧洲的水果、冰鲜水产品等优质农产品得以直接运抵喀什,进一步拓宽了中国农产品进口渠道。

  陆上门户同样实现历史性突破,2025年3月,中断15年的喀什—巴基斯坦吉尔吉特国际客运班线恢复运营,大幅促进了两地商贸往来和人文交流。与此同时,红其拉甫口岸自2024年12月起实现常年开放,显著提升了中巴经济走廊的通行效率。

  如今,货物从喀什出发最快4—6天即可抵达巴基斯坦全境,TIR运输业务量快速增长。这些项目共同构建起“东联西出、南北贯通”的立体化通道网络,喀什也因此从地理末端跃升为中国与中亚、南亚合作的“第一站”。通道能力的质变直接转化为外贸数据的飞跃,喀什地区进出口总值从2021年的231.2亿元迅猛增长至2024年的994.4亿元,实现了规模化历史性跨越。

  新枢纽 多式联运与智慧物流重塑枢纽功能

  近年来,喀什着力提升资源组织与流转效率,从“过路站”升级为“集散地”。中吉乌土多式联运试运行是这一转变的标志性事件,货物自西安、成都经铁路运抵喀什国际枢纽港集结,后经伊尔克什坦口岸出境。一条线路首次以公铁联运方式通达,到达土库曼斯坦土库曼巴希港,再跨越里海抵达阿塞拜疆巴库;另一线路则首次实现由中方车辆一次性完成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与土库曼斯坦的直达运输,终点为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

  这一突破得益于喀什在国际物流体系构建中的系统性优化。在基础设施层面,喀什国际物流港整合铁路港、公路港与航空港三大功能区,吸引京东物流、巴基斯坦国家物流等龙头企业设立区域分拨中心。全国首个获国际道路运输联盟认证的喀什磐炬集结中心运营后,跨境运输时间减少30%以上,成本降低15%,运营票数稳居全国首位。同时,智慧物流技术加速应用——天翼低空物流运营中心实现首航,L4级无人驾驶卡车完成测试,智慧物流体系逐步完善。

  多式联运网络持续完善,截至2025年9月,喀什已形成16条常态化运行的多式联运线路。最新开通的绍兴—喀什—乌兹别克斯坦铁公联运线路,实现了“一单到底、一箱到底”的全程高效衔接。喀什海关数据显示,该模式实施一年来,已累计验放铁公多式联运出口货物1300余批次。

  在通关服务层面,创新的“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实现通关流程革命性重构。整体通关时间从3—5天压缩至6—8小时。今年1—8月,喀什地区外贸进出口总值达776.7亿元,并保持12.2%的稳健增长,这一数据的背后,是通道优势向枢纽经济转化的实质性成效。喀什已从单纯的货物通道,升级为亚欧大陆桥上具备强大资源整合、模式创新与效率提升功能的关键枢纽。

喀什综合保税区()喀什综合保税区(资料图)

  新平台 制度创新与产业生态协同共进

  自2023年11月11日,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喀什片区揭牌以来,喀什成为制度创新的“试验田”与产业集聚的“新高地”。

  在制度创新层面,片区扎实推进各项改革试点任务,截至目前,承接的自治区指定试点改革任务112项已完成91项,完成率达81.9%;自主推进的95项任务已完成84项,完成率88.4%。“属地直通”“南疆五口岸业务集中审核机制”等6项制度创新案例已在全疆复制推广;“三链融合”人才模式、“种业链式创新”等6个案例纳入全国自贸片区联盟创新案例。

  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外贸企业备案实现“一窗办结”,出口退税48小时内办结,推动2024年自贸区新增注册企业同比激增108.46%。喀什海关“一站式”业务大厅通过“区港联动”机制,打通了综保区与4个陆路口岸的协作壁垒,TIR运输通关时效提升30%。同步实施的“空港+陆港”一体化监管模式,显著提升了航空口岸生鲜货物通关效率,为跨境贸易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产业培育层面,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喀什片区围绕“6+4”现代产业体系吸引企业集聚。截至2025年8月,累计注册企业达4574家,较设立之初增长125%。一家从浙江迁入的科技企业负责人算过一笔账:“产品从浙江出发出口中亚约4000公里,从喀什出发仅需600公里,交货期也从10天减至3天。”在政策与区位双重加持下,复郎施新材料数字纳米项目、蓝疆高倍率动力锂电池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实施,新能源新材料、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链快速成型。

  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同步爆发,喀什已实现跨境电商9610、9710、9810、1210、1239五种主要业务模式全部落地。部分企业通过自建平台将服务延伸至哈萨克斯坦等国的配送、售后环节。2025年上半年完成跨境电商货值153.2亿元、同比增长49%。

  如今的喀什,已是集装箱林立、车辆川流不息的国际物流枢纽。中吉乌土多式联运试运行、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喀什片区设立等重大项目与首创政策,共同支撑喀什实现了从传统货物通道向亚欧黄金通道核心枢纽的历史性跨越。(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陈朝)

【编辑:宋欣】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