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赞!哈密阿勒屯村党支部获自治区级荣誉

赞!哈密阿勒屯村党支部获自治区级荣誉

2025-10-20 21:58:35 来源:中新网新疆
阿勒屯村党支部书记热西丁·阿不里力木作为代表在会场领奖。阿勒屯村党支部书记热西丁·阿不里力木作为代表在会场领奖。

  10月16日,伊州区回城乡阿勒屯村党支部在自治区第九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近年来,伊州区回城乡阿勒屯村通过修复改造阿勒屯古街、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旅产业,年接待游客超百万,村民人均年收入达2.6万元。这华丽蝶变的背后,是村党支部始终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以党建为魂、文化为脉、产业为基,带领各族群众同心逐梦的生动实践。

  党建领文化,架起民族团结“连心桥”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阿勒屯村党支部锚定葫芦雕刻、民族刺绣、农民画、哈密十二木卡姆“四张文化名片”,争取2900万元专项资金打造自治区级“非遗集市”与研学馆,让古老技艺成为连接各族群众的“文化芯片”,更为民族团结搭建起精神纽带。

阿勒屯村党支部举办民族团结故事演讲大赛。阿勒屯村党支部举办民族团结故事演讲大赛。

  在党支部的帮扶下,农民艺术家艾尼・买尔孜创办个人工作室,烙铁下的葫芦雕“万里长城”走进上海藏家手中;绣娘吐思娜・牙克亚赴其他省区学艺归来,将京绣“打籽绣”与维吾尔族刺绣融合,带领各族姐妹接单创收,在“共传技艺”中拉近了各族群众心与心的距离。在农民画研学馆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依萨兰・达吾提用24万颗彩珠绣制《建设美丽新疆》,10位农民画家集体创作18米长卷《幸福生活》……每一件作品都饱含着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见证着多元文化在交流中交融、在传承中升华,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文化滋养中扎根。

阿勒屯村党支部举办民族团结联谊活动。阿勒屯村党支部举办民族团结联谊活动。

  村党支部还常态化开展“书香润心田 传承共前行”读书分享会、“非遗技艺共传承”各族群众联合创作等活动,让“互联网+”“文化+”思维融入文旅发展,依托非遗集市、研学馆、古街巷道打造20余处网红打卡点吸引游客,在“共享文化”的氛围中进一步凝聚各族群众共识,真正架起了民族团结的“连心桥”。

  党建兴产业,点燃团结共富 “新引擎”

  “要让民族团结有实实在在的物质基础,就得让各族群众都富起来。”阿勒屯村党支部始终把兴业富民作为核心目标,多措并举点燃 “庭院经济”与文旅产业引擎,以产业发展为抓手,为团结共富注入动力。

  同时,盘活闲置门面打造创业街,甘肃青年李永强的新疆文创店首月营收便达5万元;打造全疆首个自治区级“非遗集市”点亮夜经济,葫芦灯市集与木卡姆酒吧让游客沉醉其中;村党支部副书记直播带货,2024年哈密瓜节期间单日销售额突破106万元。一系列举措为各族群众搭建起创业增收的平台,各族群众在“一起创业、共同增收” 中加深信任、凝聚合力。

阿勒屯村党支部举办非遗文化体验活动。阿勒屯村党支部举办非遗文化体验活动。

  在村党支部帮扶下,巴哈古丽·艾力获5万元贷款扩大烤包子店经营,不到半年便回本盈利;肉孜・买买提参加专业烹饪培训后,将 “石榴花农家乐”从8桌扩至20桌,旺季月收入超2万,还包销了邻居种植的胡萝卜、带出回族徒弟马磊独立开店。

  数据见证成效:连续3年古街游客量破百万,年均旅游收入超16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曾经的不足万元提升至如今的2.6万元。各族群众在共同奋斗中共享发展成果,“旅游碗”端得更稳,“致富路”走得更宽,团结共富的“新引擎”持续迸发活力。

  党建优服务,筑牢交融互嵌“暖心巢”

  “民族团结不是一句口号,要落实到每一件小事上。”阿勒屯村党支部深耕民族团结生命线,把服务群众、促进交融互嵌作为固本之举,将民族团结融入每一个服务细节,让阿勒屯村成为各族群众的“幸福家”。

  在“民族团结示范巷”,艾孜买提·热合曼把热乎的羊肉汤端进邻居王芳的文创店,王芳回赠手绘明信片;党员艾尔肯·艾则孜的 “民情日记”里,记录着李永强深夜帮烤包子店主抢修冰柜拒收报酬、吐思娜收河南姑娘为徒传授技艺的暖心故事。这些日常小事让各族邻里情更浓、心更近。

阿勒屯村干部慰问困难群众。阿勒屯村干部慰问困难群众。

  为让外来群众“落地生根”,党支部设立“流动人口服务站”:今年4月,村党支部书记热西丁・阿不里力木积极协调村民闲置房屋,帮助5名其他省区来疆务工人员快速解决了住房问题;去年8月,哈萨克族绣娘米热依·叶尔江在“双语课堂”学会直播技能,如今每月通过直播销售刺绣作品超万元;去年中秋夜,30多位异乡客与村民共做“团结月饼”,四川姑娘吴莉在朋友圈写下“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感慨。外来群众在这里找到归属感,交融互嵌的氛围愈发浓厚。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古街商户还成立“互助会”:去年暑期,“石榴花农家乐”单日客流超300人,互助会组织5家小吃店帮忙分装抓饭,既解了肉孜・买买提的燃眉之急,也实现“抱团共赢”。服务员古丽努尔·艾山江拾到浙江游客钱包后“完璧归赵”,更用行动践行着党支部“诚信是古街金字招牌”的承诺。这些细碎而温暖的场景,共同筑牢了各族群众交融互嵌的“暖心巢”。

  阿勒屯村的华丽蜕变,是党支部带领各族群众手拉手、心连心,共同书写的团结振兴篇章。阿勒屯村党支部书记热西丁·阿不里力木表示,将以获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荣誉为新起点,继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各族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同心同德、同向同行,让团结之花常开不败,让幸福之路越走越宽。(马志娟)

【编辑:程勇】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