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市棉花采收超156万亩 资金足、结算快
中新网新疆新闻10月22日电(刘剑平 王德刚 张新娥 刘瑞英)眼下,塔城地区乌苏市183.8万亩棉花采收稳步推进,已完成采收156万亩。各棉花收购加工企业敞开收购,从资金筹备到流程规范全程发力,确保全市新棉收购工作顺利进行。
10月15日,在乌苏市明惠棉业有限责任公司,一辆辆满载新棉的货车有序前来交售。棉农们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依次完成抽样检查、测验衣分、过磅称重、卸车等流程。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范程序操作,保障收购工作高效、公平、公正。
哈图布呼镇布尔增村村民徐得新说:“今年我种了650亩地的棉花,目前已经采收了200多亩。从已采收的情况来看,棉花亩产平均能达到480公斤左右,而且现在收购方给的价格也比较合理,整体种植效益还是不错的。”
乌苏市明惠棉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徐涛说:“我们今年企业自有资金加上银行贷款,一共准备了1亿元的收购资金,计划收购两万吨籽棉,目前已经收购了7000吨,离完成目标还有13000吨。在收购过程中,我们严格落实要求,及时为棉农结算,不打白条,保障棉农利益。”
自10月初新棉收购启动以来,乌苏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要求所有收购加工企业均按“先备足资金、再开秤收棉”的原则推进,不仅严格执行国家籽棉指导价,更杜绝压级压价、拖欠棉款等行为,让棉农交棉“放心又省心”。
棉农刘伟说:“我把棉花交到棉花收购企业,同时也把自己的银行卡号交给他们了。按照沟通的情况,这一两天就能把棉花款打到我的卡里面,对于这种收款方式和时效,我非常放心。”
乌苏市赛凌棉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玖值说:“目前每天收购工作十分顺利,日收购量能达到四五百吨。我们今年的收购目标是打算收购一万五千吨。在结算方面,我们实行当天结算,预计一至两天就能把棉款交付到棉农的卡上,让棉农放心。”
为守住“安全生产”和“棉农利益”两条底线,乌苏市各乡镇从收购期开始推行“机关干部驻厂包联”制度,驻厂干部化身“监督员”,全程紧盯企业运营,筑牢保障防线。
哈图布呼镇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干事叶尔肯·扎盘说:“我们驻厂干部每天按时到棉花加工厂,监督作业质量、收购情况,抓好安全生产和消防隐患排查。同时核查籽棉收购量与付款量,重点检查是否打白条,发现问题及时报镇党委和发改委,保障棉农利益。”
据了解,今年乌苏市棉花种植总面积183.8万亩,经农业部门测产,预计亩均籽棉产量达438公斤。截至目前,全市105家棉花收购企业已累计收购籽棉61万吨,新棉收购工作预计11月中旬结束。
乌苏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刘新田说:“我们将与市场监督管理局、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密切协作,持续强化棉花收购期间的动态监管,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推动形成企业诚信经营、棉农放心交售、市场公平有序的良好氛围,为全市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