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护棉队:博斯腾湖乡派出所“三件宝”解锁秋收“平安密码”
十月底的博斯腾湖乡,采棉机的轰鸣声从清晨持续到日暮。博湖县公安局博斯腾湖乡派出所的民警辅警们,也迎来了每年最忙碌的时节。面对万亩棉田里集中作业的机械和车辆,他们的工作围绕着一部手机、一个微信群和一双勤走的脚展开。
手机里的“路况图”,心里头的“明白账”
民警迪力夏提·吐尔地手机屏幕上不是导航软件,而是一张标注着红黄绿三色的自制地图。“红色是当前采收区,车多;黄色是加工厂门口,容易排队;绿色是已收完的区域。”帕如克说,这是他们和乡里、村里沟通后,自己画的“秋收路况图”。
“光靠报警再出警就太慢了。”所长介绍,根据地图预判,他们在工业园路口和厂区保安建立了联系,车流高峰时通过微信群提前通知后续车辆慢行或绕行,“虽然不能完全不等,但避免了堵死,大家心里有数,情绪就好很多。”
微信群里的“脚步声”
“李老板,三队那边今天收完,明天该轮到五号地了,提前跟车队说好,别扎堆。”派出所的“警民联系群”里,民警不时发布这类调度提醒。
这个几百人的群,也是反诈宣传的前沿。前几天,有务工人员转发了一个“扫码领补贴”的链接。民警立刻@所有人:“这是诈骗信息!所有补贴都会通过正规渠道发放,不会在网上随便链接领取。”随后,民警又赶到工棚,面对面跟大家又讲了一遍。
除了安全,还有服务。看到有务工人员在群里问“去哪办暂住证”,民警直接回复:“准备好材料,明天下午我们到三号工棚收。”用脚步把服务送到门口,让这个线上群有了线下的温度。
田埂上的“调解室”
秋收时节,摩擦在所难免。为抢采收顺序,两位种植户的车在田埂上互不相让。迪力夏提·吐尔地和同事赶到后,没有简单各打五十大板,而是实地查看了两条路的宽窄和进度,和两人一起商定了一个交错通行的顺序,前后不过二十分钟,车辆就恢复了通行。
“这种时候,讲法条不如讲通道理。”一位老民警说,“我们的优势是中立,话说透了,大家通常都买账。”秋收期间,类似的现场调解已进行了二十多次,几乎都当场解决了问题。
棉包一车车运往加工厂,民警们的巡逻仍在继续。他们也许说不出什么响亮的口号,但正是这份扎根在田间地头的坚守,让丰收的喜悦,多了一分平安的底色。(刘伸 亚沙尔·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