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畜牧业!自治区专家赴特克斯县指导肉羊产业提质增效
10月20日,自治区畜牧总站畜禽种业技术中心主任霍飞、体系中心副主任罗兰、州畜牧总站副站长杨光维等专家团队赴特克斯县开展肉羊经济杂交技术专项指导,通过现场实操示范、技术培训与答疑解惑相结合的方式,为基层技术人员和牧民送上“科技大餐”,精准助力当地肉羊产业提质增效,为牧民增产增收注入科技动能。

在特克斯县阔克铁热克柯尔克孜族乡平安村阿克乔克片区的小畜配种站内,霍飞手持便携式B超设备,为牧民平别克・吐尔汗・木哈米亚家的60只生产母羊逐一开展妊娠诊断。显示屏上清晰呈现的成型羊胎,让在场牧民倍感振奋。“这个也是怀孕的,50天,三个。”经过系统操作,符合B超检查的生产母羊最终定胎率达到100%,这一结果让在场的牧民们露出欣喜的笑容。
示范过程中,专家团队采用“理论讲解-实操演示-纠错指导”的三阶递进模式,手把手指导当地技术人员根据羊只体型差异调整B超参数,重点演示耦合剂温度控制、探头频率校准技巧,结合羊体解剖模型详解斜切角度与压力把控要点,以及避开胃肠气体干扰的操作方法。通过实时影像投屏逐帧解析妊娠囊特征与胎动信号,确保基层技术员全面掌握从设备启动到精准诊断的全流程技能。
“自治区专家现场指导B超检查技术,让我们的操作更加规范,这对提升羊只妊娠检查准确率和受胎率帮助很大。”特克斯县阔克铁热克乡平安村育种员胡贞海表示,此次培训收获颇丰。
在呼吉尔特蒙古族乡小畜配种站和喀拉达拉镇泊勒坎村小畜配种站,专家团队详细核查母羊分群管理、膘情监测、种公羊集中饲养及采精输精等技术规范落实情况,重点检查精液验精、稀释、平衡、保存、封装流程及配种记录等关键环节。针对同期发情技术实施中激素配比不合理、时间把控不精准等问题,专家结合当地气候特点与羊群健康状况,制定针对性优化方案,现场解答技术人员在肉羊经济杂交过程中的疑点难点,保障各项技术规范落地。
肉羊经济杂交是促进牧民增收、推动产业转型的关键抓手。近年来,特克斯县坚持“良种+良法”创新融合,一方面通过品种改良缩短肉羊出栏周期、优化品种结构,减轻养殖户劳动强度;另一方面通过统一管控种公羊精液质量,保障配种品质,推动优质种源效益辐射各乡镇,实现“好种源”向“好效益”的高效转化。
为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健全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发展中心定期组织各乡镇技术人员开展肉羊经济杂交现场培训会,重点传授人工授精、种羊选育等关键技术,为畜牧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夯实基础。目前,特克斯县已通过标准化技术推广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构建起“育种-养殖-加工”全产业链,助力群众增收与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县肉羊经济杂交已完成5.5万只,其中皮山红羊基因导入2.3万只、萨福克羊3.2万只。
此次专家指导“对症下药”,为特克斯县肉羊经济杂交工作带来了新理念、新方法。后续特克斯县将持续加强与自治区专家的合作,定期开展技术交流和培训,提升畜牧产业科技水平,推动肉羊品种改良工作取得新突破,助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农牧民增收。“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补齐短板,进一步提高技术员能力,来年为养殖户增收提供强力保障。”特克斯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发展中心主任拜吾扎提・乌斯办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