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卫生室蝶变筑牢健康网底——伊吾县践行“十四五”基层医疗升级答卷

卫生室蝶变筑牢健康网底——伊吾县践行“十四五”基层医疗升级答卷

2025-10-30 21:21:05 来源:中新网新疆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这为农村医疗服务升级指明了方向。在伊吾县,一场以村卫生室标准化改造为切入点,以紧密型医共体为纽带的基层医疗变革正深入推进。

  10月22日,伊吾县吐葫芦乡泉脑村村民茹仙古丽在村卫生室调整完降压药后,由衷感慨:“以前担心高血压控制不好要跑大医院,现在在村里就能得到专业治疗,踏实多了!”这温暖的场景,正是伊吾县锚定“十四五”规划目标,破解农村“看病远、看病难、看病贵”难题的生动注脚。

  村卫生室作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的“神经末梢”,其提质升级始终是“十四五”期间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伊吾县将村卫生室标准化改造纳入县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全局,以“政府主导、公益优先”为原则,全面推进硬件设施与服务能力双提升。

  按照规划标准,伊吾县实现村卫生室产权公有化改造,通过“县级统筹、村集体供地、政企共建”模式,让全县村卫生室均达到“四室分开”标准——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分区合理、功能独立的标准。吐葫芦乡泉脑村卫生室的蜕变颇具代表性:从前狭小昏暗的诊疗空间,如今升级为宽敞明亮的多功能服务区,药房药品配备近130种,远超自治区基本要求,村民常见病痛无需再辗转奔波。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强化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与慢性病防治管理,伊吾县的实践正精准呼应这一目标。在泉脑村卫生室,专门增设的“中医阁”成了村民最青睐的就诊区:针灸针、艾灸盒、推拿床等器具一应俱全,墙上的中医养生海报氤氲着传统文化气息,村医拜合提亚尔已能熟练开展多项中医适宜技术。

  吐葫芦乡卫生院党支部书记李宏介绍,辖区3个村卫生室均配齐合格村医,通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乡卫生院定期开展业务督导与技能考核,村医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准确率显著提升。如今,所有村卫生室纳入基本医保定点管理,村民在村卫生室就诊可直接报销,切实降低了就医成本,基本公共卫生免费服务内容扩展至12项重点领域。

  吐葫芦乡卫生院党支部书记李宏说:“这些村卫生室主要为辖区内的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基本医疗方面我们为辖区居民能够提供基本药物以及中医适宜技术,包括推拿、按摩、理疗、足浴、拔火罐、艾灸,基本公共卫生方面。下一步我们会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便捷的、合适的中医药服务以及基本的卫生服务。”

  基层医疗的核心竞争力在人才。伊吾县紧扣“十四五”期间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要求,通过“待遇留医、培训强医”双措并举,筑牢村医队伍根基。按照自治区政策,村医收入纳入乡镇卫生院预算管理,整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一般诊疗费等多项收入,同时落实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障政策,让村医干事有底气、留任有动力。

  这一突破得益于县乡联动的培训体系:依托河南省对口援疆医疗资源,乡卫生院定期组织中医技术培训,柔性引进的河南名中医每月坐诊指导,让村医专业能力持续提升。“颈肩腰腿痛扎几针就见效,中药调理慢性病也放心”,村民口中的认可,印证了中医药服务下沉的实效。与此同时,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村医团队建立季度随访制度,为茹仙古丽这样的“老病号”提供用药指导、健康监测等全流程服务,真正实现“慢病有人管、健康有保障”。

  吐葫芦乡泉脑村卫生室村医白合提亚尔·依布拉音说:“我们为老百姓提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服务,针对慢性病患者、行动不便的群众以及重点人群提供一个季度一次的随访服务,我们的目标是让村民‘小病不出村、慢病有人管、健康有保障’,切实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和幸福感。”

  从茹仙古丽安心的笑容里,从中医阁袅袅的艾香中,伊吾县正用卫生室的“微改造”,书写着“健康中国”战略在边疆乡村的生动答卷,让“十四五”规划的民生温度直达群众心间。(阿不都热西提)

【编辑:程勇】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