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新疆昌吉州:聚焦产业富民 增进民生福祉

新疆昌吉州:聚焦产业富民 增进民生福祉

2023-07-11 19:53:35 来源:昌吉州融媒体中心

  新疆昌吉州:聚焦产业富民 增进民生福祉

  通讯员 刘辉

  “要深刻认识发展和稳定、发展和民生、发展和人心的紧密联系,推动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凝聚人心。”

  “要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强吸纳就业能力。”

  “要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来,健全乡村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一年来,昌吉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坚持富民兴疆,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产业富民,增进民生福祉,建成一大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推动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凝聚人心,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富民兴村 厚植发展潜力动能

  6月30日,在木垒县西吉尔镇水磨沟村,古色古香拔廊房整齐排列,灰瓦土墙偎碧树,水磨悠悠旋转,引得许多游客慕名而来。

  “游客不断,收入可观,我对发展乡村旅游的信心很足。”乡约水磨客栈负责人戴丽说,“我们把原来的拔廊房改造成民宿,冬暖夏凉,非常舒适。游客来这里吃的蔬菜、肉都是我们自家产的,味道也正宗,回头客特别多。今年我们又对民宿进行了改造,扩大了规模,新增了KTV、台球室。”

  “拔廊房乡土气息浓,大热天不用空调就很凉爽,还见不着蚊虫。来我们家的许多游客并不是奔着大盘鸡、烤羊排来的,就想来住一住‘拔廊房’。”开门红农家客栈负责人李吉云招待了好几桌客人,高兴得合不拢嘴。

  水磨沟村依托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淳朴好客的人文风情,突出水磨文化内涵和传统村落的特色,开发打造了一批集生态休闲、体育康养、乡村风情等内容于一体的旅游项目,大力发展民宿民俗游,把乡村“宝藏”开发成群众致富的“银行”。

  木垒县西吉尔镇党委书记康军说:“我们借助‘万企兴万村’,对14家民宿进行了提升改造,今年计划打造更多主题鲜明、更具特色的民宿。另外,通过结合自身资源优势,进一步满足游客高品质旅游需求,带动更多群众致富。”

  如何立足实际、加快发展、培育产业,带动更多农牧民致富?

  昌吉州突出党建引领,以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为抓手,厚植发展潜力动能,推动富民兴村工作走深走实,助推乡村振兴工作上新台阶。

  2月26日,玛纳斯县包家店镇冬麦地村的滴灌带厂里,机器声轰鸣,正开足马力加紧生产。今年,该厂预计完成滴灌带生产订单8万卷,产值超过1600万元。

  作为玛纳斯县第一批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行政村之一,冬麦地村在完成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核心的“三变”改革的基础上,探索了党建引领、多元运营、“三资”监管等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为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冬麦地村还立足毗邻大型企业生活区地理优势,成立玛纳斯县华运达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举全村之力打造综合服务区,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吸引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掀起投资兴业、回乡创业的热潮,实现带动更多群众就业致富。

  玛纳斯县包家店镇冬麦地村第一书记周忠新表示,将继续推进“党建+物业”“物业+养老”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路边经济、配套经济和物业经济,想方设法增加村民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实现村集体经济资产增值保值,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目前,昌吉州463个村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68.7万各族农牧民成为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组织股东。全州各县市、乡镇、村聚焦产业富民,积极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功能作用,因地制宜探索物业经济型、生产经营型、资本营运型等多种发展模式,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党组织根基、盘活了农村闲置资产、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让更多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改善民生 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1月12日,数九寒天,室外冰天雪地,昌吉市阿什里乡阿维滩村村民徐强家中却暖意融融。

  使用太阳能蓄热供暖近一个月的时间,白天房间平均温度维持在28摄氏度。“省钱干净,对环境空气也好。”徐强对清洁取暖赞不绝口。

  清洁取暖,一头连着蓝天白云,一头连着百姓冷暖,是事关改善生态环境、增进民生福祉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昌吉州坚持民生优先,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的原则,计划投资61亿元实施农村清洁取暖改造项目,2022年全州完成农村清洁取暖改造近5万户,2023年全州计划实施农村清洁取暖改造4.5万户。

  昌吉州还发布了《昌吉州冬季清洁取暖项目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补助政策,在中央财政专项补贴资金户均1万元的基础上,州本级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各县市在2021年-2022年清洁取暖改造完成质量好、进度快并通过验收的项目再给予户均1万元的资金补助。

  昌吉州扎实推进煤改电、煤改气、太阳能取暖工作,节省取暖成本,降低综合能耗,真正实现“暖了百姓,美了环境”。

  改善民生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全州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全部实现就地就近入学,精准落实减免学费、营养改善、教育资助等政策,学前至高中阶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实现全覆盖,脱贫家庭学生享受资助政策实现全覆盖,脱贫家庭学生无一人因贫失学辍学。全州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已全部实现标准化建设。

  狠抓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破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瓶颈,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民举措,夯实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启动“三医联动”综合改革试点,“先诊疗、后付费”全面实施,优化生育政策落地见效,新增托育机构22个,昌吉州人民医院、昌吉市人民医院新院区等20个重点医疗项目加快建设。

  昌吉州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在全疆率先落实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政策,28.24万人享受门诊报销3230万元。全州城乡低保标准每人每年提高到8400元,达到全疆最高水平。

  实施农房抗震防灾工程1588户,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333套、改造老旧小区113个,惠及居民2万余户。

  落实食品药品监管“四个最严”要求,“舌尖上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

  一年来,昌吉州坚持把财政支出的70%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各族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

  感恩奋进 共同建设美好新疆

  富民兴疆强调通过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提高收入、改善民生等方式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终实现新疆的长治久安。

  富民是兴疆的基础,脱离了新疆各族群众的共同富裕,无从谈起新疆的振兴,也实现不了新疆的长治久安。

  昌吉州坚持在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富民兴疆。

  7月7日召开的昌吉州党委十二届六次全会,聚焦推动昌吉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突破点,明确了建设“典范地州”的思路目标方向,号召全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感恩奋进新征程,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全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典范地州,为建设美好新疆作出昌吉贡献。

  聚焦民生改善,玛纳斯县委书记刘强认真学习全会工作报告后表示,要围绕数字农业抓一产,围绕延伸产业链条抓二产,围绕旅游产业抓三产,持续深化兵地融合发展,深化“石玛”新能源、旅游、生态、教育、医疗、人才等多领域、全方位、深层次融合,借力使力、借船出海,让融合发展红利惠及两地群众;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昌吉州残联党组书记、副理事长祁德礼表示,要按照全会部署要求,做好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残疾人稳岗就业补贴、安置残疾人就业等工作,扎实开展残疾人普法等工作,提高广大残疾人的法律意识,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木垒县木垒镇老城社区干部李瑾说:“作为一名社区基层工作者,我要认真领会学习昌吉州党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始终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头、抓在手头、摆在案头,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办好民生实事,多做惠民乐民的好事,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典范地州努力奋斗。”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坚持富民兴疆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昌吉州各干部群众正锚定建设“典范地州”和新疆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凝心聚力、阔步前行。

【编辑:孙亭文】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