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守护好喀什市蓝天碧水净土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守护好喀什市蓝天碧水净土
——喀什市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从湍急流淌的吐曼河,到出门见景的小亚郎湿地公园
从开窗见绿的宜居城市,到风景如画的美丽乡村……
如今的喀什市所到之处皆风景,抬头可见天空蓝,放眼环顾生态绿,日益提升的生态环境质量,正实实在在地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与美丽风光印证的则是喀什市生态环境保护的优异答卷:2024年喀什市空气质量监测有效天数为360天。其中,优良天数为168天,占比46.7%,与去年同期相比,优良天数增加18天,2024年任务超额完成12天。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低于自治区考核指标(53微克/立方米),同比2023年下降32%;重污染天气0天,低于自治区考核指标0.5个百分点,与2023年同期持平。2024全年共计完成造林0.2046万亩,义务植树17.275万株,春、秋两季完成防护林建设2839.5亩、村庄绿化美化项目植树300亩,林草资源总量稳步增加、质量持续提高。
这是一份写在绿水青山间的答卷,更是一份写在全市人民心中的答卷。
精准施策 守护一片蓝天
“喀什市的天越来越蓝,怎么拍都有最美的天空底色。”用镜头记录城市发展变化20余年,喀什市摄影爱好者武勇由衷地感叹,镜头里的喀什市蓝天白云越来越多,把身边的自然景观衬托得越来越美。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中之重是打赢蓝天保卫战。喀什聚焦环境质量改善,紧盯目标任务,突出抓重点、强弱项,精准施策,扎实推进蓝天保卫战各项任务落地。喀什地区生态环境局喀什市分局全体干部坚定地走在守护喀什市蓝天、净土、碧水的最前沿,成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忠实践行者,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持续发力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就是要让喀什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冬日,在喀什市浩罕乡依西强村,“煤改电”工程工作人员正在入户检查取暖设备的器械安装和线路连接情况,同时不断提醒村民注意安全用电事项。“以前用的煤炉子,现在一按‘电炉子’开关,几分钟房子就热了,方便又安全。”依西强村村民阿米乃·吐尔逊说。
2024年,喀什市“煤改电”居民入户改造工程项目总投资1300.32万元,涉及8个乡镇67个村的3612户居民。
近年来,喀什市聚焦环境质量改善,紧盯目标任务,突出抓重点、强弱项,扎实推进蓝天保卫战各项任务落地。坚持控煤、治污、管车、降尘等措施,按季度下达环境空气质量目标任务,细化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责任,落实落细监管责任。
同时,严格实施《喀什市大气污染防治三年(2023-2025)攻坚行动方案》等工作方案,对10家隧道窑砖厂、3家砂石料场、2家水泥厂、6家燃气锅炉、7家加油站等39家涉气企业开展3轮专项检查,发现问题13条,要求企业限期整改;出动执法车辆3台次8人次,对35家涉VOCs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
“蓝天白云,绿树成荫,感觉呼吸的空气比以前湿润了好多……”这两年,市民、游客经常对喀什市美好的生态环境表达出这样的赞美。
攻坚治理 呵护一汪碧水
日落时分,喀什市利用中水进行造林的生态造林基地展现出了最为绚丽的一面,潺潺清流奔涌跳跃,维系着湿地生态系统,空中众鸟翱翔,远近交错的胡杨、红柳、芦苇勾勒出“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意,这是喀什市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好例证。
喀什市中水利用生态造林基地:从盐碱荒滩到候鸟天堂的生态蜕变。
喀什市一直把水污染防治摆在突出位置。近年来,喀什市充分利用中水生态造林,将城市生活中的污水净化后,通过31公里的管道源源不断地汇聚于中水库,覆盖了全市95%的绿化园林浇灌需求,也自然孕育出了万亩湿地,目前湿地已记录到包括3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17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内的95种鸟类。
打好碧水保卫战,饮用水安全首当其冲。喀什市投入资金,在城北新建1座净水厂、1座沉沙池、输配水干支管69公里、改扩建城北供水厂;投入2.86亿元,将100个老旧小区纳入改造范围,对小区上下水、电、路、暖等进行改造;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89.59%。“持续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是喀什市生态环境人的使命。”喀什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2024年,喀什市遵循“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河道清淤、活水循环、水质净化、生态修复”原则,加大管网疏通,加强水体检查,喀什市吐曼河、克孜河、东湖、大亚郎湿地公园、小亚郎湿地公园、北湖、南湖路泄洪渠等水体及辖区水体均保持良好。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力点。2024年,喀什市2条主要河流5个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全部达到100%,河流水质优良率持续稳定。
吐曼河流经喀什市城区14.4公里,今年喀什市投资7348.65万元,对吐曼河色满乡一村桥至三村桥段和色满乡三村桥至北大桥段进行综合治理,受益人口9.4万人。
家住喀什市东湖小区的买买提艾力·吐尔地对吐曼河治理感受最深。在他小时候的记忆中,吐曼河很清澈,饮用水都是直接从河里提,但后来河边成了居民的垃圾场,吐曼河逐渐变得污浊不堪。
近年来,喀什市将吐曼河综合治理作为推进旅游中心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居民生存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完成了吐曼河城区段排污截流、河道清淤、河岸改造和绿化,以及北大桥、高台民居、吐曼公园、东湖公园、南湖公园等景观建设。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喀什市的水更清、岸更绿。改造后的吐曼河喀什市城区段成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城市生态滨水公园,集民俗风情、体育锻炼、休闲娱乐为一体,使沿岸丰富的历史文化景观、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
严管严查 爱护一方沃土
农家少闲田,五月人倍忙。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1.53万亩水稻田里,行行秧苗整齐挺立、长势喜人,为帕哈太克里乡铺上了一层淡淡的新绿。
万物土中生,寸土如寸金。土壤,事关家家户户的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事关国家生态安全,事关美丽喀什市建设。然而,相比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土壤污染则有着隐蔽性、潜伏性、长期性、不均匀性和不可逆转性等特点。
近年来,喀什市统筹推进土壤防治工作,坚持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齐抓共管,以定期体检的方式有效防控土壤污染风险,抓住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的“牛鼻子”,从源头杜绝污染物与土壤的接触,有效降低重点行业污染土壤风险,切断土壤污染途径。2024年,喀什市未发生因耕地土壤污染和疑似污染地块或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不当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接下来,喀什市将继续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有效管控农用地、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持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让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2024年,喀什市加强对涉危险废物单位的监管力度,完成134家危险废物产生和经营单位的固体废物信息管理系统的申报登记工作,对辖区3家危险废物产生单位、4家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和1家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开展专项检查与指导,发现问题3条,对存在问题的督促企业整改完成,进一步规范了危险废物单位生产、收集、转运暂存、处置程序,巩固了整治成果。
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在绿色打底的画卷上,喀什市始终树牢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发挥生态优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制度更加健全完善、生态文化品牌更加亮丽响亮,不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喀什市融媒体中心:黎霞 艾孜海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