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新疆铁路货运再获新突破
10月22日17时,一列满载3500吨煤炭的货运列车自乌将铁路准东站驶向甘肃省平凉南站,标志着新疆铁路货运累计突破2亿吨大关,较去年提前19天达成目标。这是新疆铁路在能源保供、产业赋能、开放联动中交出的亮眼答卷,更折射出天山南北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
乌金速递,守好国家能源“压舱石”。今年以来,新疆铁路部门围绕“疆煤外运1亿吨”目标持续发力,充分挖掘兰新铁路、临哈铁路、格库铁路“一主两辅”通道运能,把直通煤炭主要发运站点从18个增加到24个,让准东煤田等主产区的“乌金”更快上车。同时,通过科学组织、优化调度,近期“疆煤外运”装车日均达66列以上,7590万吨煤炭通过铁路运往甘肃、陕西等省份,同比增长6.93%。通过优化煤炭运输线路、释放枢纽站场潜能,新疆的煤炭得以高效对接内地电厂、工厂,在冬季供暖、工业生产的关键节点,源源不断输送“乌金”。2亿吨货运量里的能源分量,不仅筑牢了全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更让“新疆担当”成为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支撑。
重去重回,串起天山南北“经济链”。今年以来,新疆铁路部门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为大型企业量身定制运输方案,创新推出“重去重回”模式,货运车辆从北疆拉运煤炭、化工产品到南疆后,返程运回棉花、林果等物资,既避免空驶浪费,又大幅提升运输效率。针对粮食、棉纱等民生与产业物资,铁路部门开辟绿色通道,确保“运得快、运得好”,152列铁海、铁空联运班列的开行,更打通了新疆与沿海、国际市场的衔接通道。从天山北坡的石油化工产品,到南疆的优质棉纱、特色林果,2亿吨货运量承载的是新疆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也是各地特色产业“原材料进得来、产品出得去”的底气,更是无数企业开足马力发展的信心。
双向奔涌,打开亚欧互通“新窗口”。依托疆内密织的铁路网络,新疆铁路部门不断优化“铁路+口岸”衔接效率,让新疆的番茄酱、光伏组件等产品,通过中欧(中亚)班列直达中亚、欧洲。同时,将中亚的矿产、农产品运回新疆加工再出口,形成“双向流动”的贸易格局。通过优化95306数字服务平台,企业实现线上办理货运业务;报关、调度等流程更便捷;多式联运的发展,进一步降低了跨境物流成本。2亿吨货运量中,跨境货物占比持续提升,越来越多的新疆企业借铁路“走出去”,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源经铁路“引进来”。这条钢铁动脉,正让新疆从“内陆腹地”加速迈向“开放前沿”,2亿吨货运量更是中国与亚欧各国互利共赢的生动见证。
铁龙万里驰内外,两亿货运促发展。新疆铁路货物发送量提前19天突破2亿吨,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未来,随着货运网络持续完善、运输效率不断提升,这条丝路动脉必将驮载更多“新疆资源”“新疆制造”,链接更广阔的市场,为新疆高质量发展注入更持久的动能,让天山南北乘着钢铁巨龙蓬勃发展,奔向更美好的未来。(丁文昌 冉毅)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