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驴奶产业”激活乡村新动能 伊州区天山乡探索三方共赢振兴路

“驴奶产业”激活乡村新动能 伊州区天山乡探索三方共赢振兴路

2025-10-31 22:46:50 来源:中新网新疆

  深秋时节,伊州区天山乡口子村的标准化养殖场内,一片繁忙景象。新疆花麒特乳奶业有限公司租赁伊州区天山乡口子村闲置棚圈,对村民散养毛驴实施集中托养和统一挤奶作业,按月向村民支付分红收益,同时向村集体缴纳棚圈租金并分配集体收益。这座曾闲置多年的养殖棚圈,如今已成为带动全村发展的“致富引擎”。

  10月29日,在伊州区天山乡口子村,一座曾闲置的养殖棚圈如今焕然一新。村民们正忙碌地照料着棚圈里的毛驴,空气中弥漫着饲草的清香。这些曾经散养在山间的毛驴,如今已成为村民们增收的“活资产”。

  伊州区天山乡口子村村民艾力·奥斯曼说:“我把我的驴从山上赶下来,放在这里养,挤奶子。另外,我们八个人在这里工作,一个月四千块钱,一年能挣五六万块钱,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村民艾力·奥斯曼的笑容,是当地驴奶产业带动群众增收的生动写照。天山乡口子村长期以来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村民收入主要依赖杏园种植和牛羊散养,发展模式单一。今年上半年,在乡政府的积极引荐下,新疆花麒特乳奶业有限公司来到这里考察,发现了蕴藏的发展潜力。

  新疆花麒特乳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董铖说:“来了以后,发现这个项目非常适合在这边开展,这边有闲置的棚圈,而且这边的驴养的也非常好,口子村的位置也非常适合养驴,冬暖夏凉。”

  项目推进之初,部分村民对集中托养模式存在疑虑。为打消顾虑,企业展现出十足诚意,先行支付了托养费用。这种“先付钱后养殖”的创新做法,让村民吃下了“定心丸”。

  新疆花麒特乳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董铖说:“最开始的时候,当地的村民还是有一些顾虑,我们一开始跟村民谈好了以后,我们先把给村民的托养驴的费用给了,大家看到了我们的诚意以后,大家就相信我们了。”

  面对村民缺乏现代化养殖经验的实际情况,企业派出专业技术团队常驻养殖场,开展“一对一”指导。从挤奶技术到饲料科学配比,再到防疫知识普及,每一个环节都手把手教学,确保村民能够快速掌握专业化技能。

  伊州区天山乡口子村党支部书记比拉力·纳斯尔说:“我们口子村闲置的棚圈租给他们,我们村委会买了50对驴,我们一年村集体分红6万块钱,这样我们村集体收入,还有村民的收入,越来越多了,我们口子村驴业发展好,我们以后扩大驴业的发展。”

  为确保产品质量,企业建立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驴奶挤出后必须立即送入冷库降温, 所有入厂奶都要经过严格化验。今年企业新增了高端化验设备,对化验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

  新疆花麒特乳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董铖介绍道:“我们驴奶以前主要是在新疆卖,我们现在通过电商,通过直播带货,还有私域渠道等方式,把驴奶卖到我们的 其他省区,主要是广州、杭州、上海这些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地区,我们今年整体的销售额比去年有所提升,今年截止到现在,销售额大概达到了5000万左右。”

  这一创新项目为村民开辟了“托管分红+就近就业”的双重增收渠道。目前养殖场已稳定吸纳8名村民就业,月工资达到4000元;村委会通过购入50对驴参与合作,每年可获得稳定分红。

  新疆花麒特乳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董铖说:“我们先把天山乡养殖基地的标准跑通了以后,下一步计划也在别的乡镇开展类似的项目,也要根据天山乡这个项目的实际情况,先把天山乡这个项目做成精品,我们再去考虑别的乡镇。”

  伊州区天山乡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干部汪雨洋说:“下一步,也是要多引入一些特色的产业,将村民闲置的一些资产,我们村委会有的特色,我们的古村落,我们的野人谷这些旅游资源也利用起来,多安排一些就业的岗位,引入特色的产业,提高村民的收入。”(杨宏建)

【编辑:程勇】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