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铸牢:在全域共建中绘制和美图景
古语云:“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哈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团结融入发展血脉,让共同体理念如阳光雨露般洒遍城市每个角落。
“一年树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哈密深谙教育浸润之道,创新构建“思政课程+学科课程+校本课程”三维育人体系,打造千余精品课例,让共同体意识如涓涓细流滋润学子心田;领导干部深入课堂讲授思政课,奥运冠军分享拼搏故事,民族团结模范讲述真情往事,这些动人场景恰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青少年心中深植“五个认同”的种子;左宗棠凤凰台历史文化公园等研学基地,年接待师生超10万人次,让家国情怀在行走的课堂中生根发芽。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哈密深挖历史文化资源,让沉睡的文明瑰宝焕发时代光彩。大型乐舞诗剧《惟舞伊州》进京展演,再现盛唐乐舞风华;电视剧《大海道》展现各民族兄弟情深,舞台剧《左公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这些文化精品如同“金声玉振”,奏响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时代强音。更令人动容的是,当数万名旅客因极端天气滞留时,哈密各族干部群众伸出援手,“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哈密精神”在这场倾情救援中熠熠生辉。如今,“哈密精神”主题雕塑巍然矗立于火车站站前广场,成为这座城市最动人的精神地标。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哈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全疆首位。在乡村合作社,各族社员携手创业,“你教我技术,我传你经验”的佳话日日上演;在“疆电外送”工程现场,各族建设者并肩奋战,共同守护“能源丝路”;在第十八届哈密瓜节上,各族群众共享“甜蜜产业”发展成果。这些生动实践印证着“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的古老智慧,让发展成果成为凝聚人心的最大增量。
“法者,治之端也。”哈密创新推进法治建设,打造“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2236个事项实现便捷办理,群众满意度达98%以上。在基层社区,“枫桥经验”焕发新活力,矛盾纠纷化解率超过98%,“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覆盖群众80余万人次。这些举措如“春风骀荡”,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亮每个角落,让法治成为民族团结的坚实保障。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哈密建成“红石榴”互嵌式街区,打造“甜美哈密”城市服务品牌,让来自五湖四海的追梦人找到归属。豫哈两地90个县市结对共建,1.5万名青少年手拉手,50余万游客双向流动,这些生动的交往交流交融实践,编织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绚丽画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哈密这座甜蜜之城,正以“处处铸牢”的生动实践,诠释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深刻内涵。当夜幕降临,哈密河畔灯火璀璨,各族群众漫步其中,孩子们嬉笑玩耍,不同的语言交织出和谐的交响。这温馨场景,正是哈密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最美见证。
处处铸牢,方能历久弥新;人人参与,才能众志成城。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哈密这座甜蜜之城,正以石榴花开红似火的热情,继续讲述着各族人民心手相牵、团结奋进的动人故事。(马晶晶)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