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楚县:激活“红色引擎”跑出发展“新赛道”
——巴楚县“组团式”党建指导员赋能新经济组织纪实
近日,巴楚县紧扣新经济组织快速发展实际,积极探索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针对部分企业规模小、党员少、党组织组建难等问题,创新推行“组团式”选派党建指导员工作模式,通过精准选派、临时覆盖、优化服务,有效破解了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空白点”和“薄弱环节”,为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红色动力”。
精准组团,实现党的组织动态覆盖
巴楚县坚持“地域相邻、行业相近、产业相通”原则,对暂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采取“组团式”派驻模式,从行业主管部门、属地乡镇以及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中,择优选派政治素质好、熟悉党务、责任心强的50名党员干部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科学组建临时党支部15个,有效覆盖非公企业105家,确保了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新兴领域的“神经末梢”。其中,依托乡镇力量成立临时党支部7个,覆盖企业53家;依托县直行业部门成立临时党支部8个,覆盖企业52家。这种灵活的组建方式,确保了每个临时党支部覆盖5至10家企业,实现了指导力量的有效整合和覆盖范围的最大化。
党建工作指导员在某企业生产一线与负责人交流赋能增效,激活企业发展内生动力
选派的党建指导员,不仅是党的政策的“宣传员”,更是企业发展的“服务员”和“联络员”。他们深入企业一线,了解经营难题,对接政策资源,在帮助企业规范管理、引育人才、化解矛盾、提振信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多亏了梁指导员的牵线搭桥,我们才能这么快享受到最新的补贴政策!”巴楚县某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负责人王经理感慨道。他口中的“梁指导员”,是巴楚县委社会工作部选派到该临时党支部的党建指导员梁芳。梁芳在走访中了解到该企业有意升级设备但面临资金压力后,主动帮助企业整理申报材料,多次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最终成功为企业申请到15万元的专项补贴资金,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这只是党建指导员服务企业的一个缩影。据统计,自“组团式”选派工作开展以来,各党建指导员已累计为企业协调解决各类实际困难80余项,提供政策咨询辅导200余场次,成为企业信赖的“贴心人”。
党建指导员梁芳在办公室指导企业人员准备材料。淬炼精兵,提升党建指导专业水平
为确保党建指导员“派得出、稳得住、干得好”,巴楚县高度重视指导员队伍的能力建设。围绕政治理论、党务知识、法律法规、企业管理等核心内容,定期组织系统化、精准化的专题培训。同时,积极搭建交流平台,通过组织经验分享会、现场观摩学习、邀请优秀党务工作者传授心得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指导员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实战能力。
刚参加完最新一期培训的党建指导员杨洁(县妇联选派)表示:“培训内容非常实用,尤其是关于企业风险防范和合规经营的部分,让我在指导企业时更有底气了。与其他指导员的交流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好方法,比如如何更有效地与企业青年党员沟通。”(薛亚丽 杨彦军)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