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埋墩蕴智慧 农事传承藏甜蜜
——吐鲁番葡萄沟葡萄“埋墩”活动“解锁”农文旅融合新体验
“往年葡萄‘埋墩’都是我们果农自己干,今年这么多游客来和我们一起给葡萄藤盖‘被子’,还能通过活动卖出更多自家产的葡萄干,真是又热闹又增收!”达甫散盖社区果农阿帕尔·阿不力米提一边指导游客埋墩技巧,一边高兴地说道,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与对活动的赞许。

为深入实施“文旅兴市”战略,坚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展导向,推动“文旅+农业”深度融合,持续提升葡萄沟景区品牌影响力。10月31日,由葡萄沟景区管委会、葡萄沟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的“葡萄藤条入冬眠 葡萄地里话传承”埋墩活动,在充满烟火气息的青蛙巷热闹启幕。一场集农事体验、文化展演、美食品鉴于一体的葡萄冬眠庆典,让游客与村民在劳作中传民俗、在沉浸中品文化,共赴一场甜蜜之约。

活动现场,节奏明快、风情浓郁的《祖国你好》开场舞率先点燃氛围,舞者们身着特色服饰,用灵动舞姿展现吐鲁番的热情与活力,引得现场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中拉开了这场农文旅融合盛宴的序幕。
作为活动的核心亮点,葡萄下架埋墩农事体验区人气高涨。在当地农户的专业指导下,参与者们挽起衣袖、手持工具,亲身参与葡萄藤下架、盘绕、覆土的完整流程,亲手为葡萄藤盖上抵御严寒的“土棉被”。这一延续千年的传统农事技艺,不仅让大家沉浸式体验到农耕劳作的乐趣,更在一铲一土间读懂了吐鲁番葡萄安全越冬的生存智慧,体会到“甜蜜果实”背后的辛勤付出与坚守。“第一次亲手参与葡萄埋墩,既新奇又有成就感,终于明白吐鲁番葡萄沟的葡萄为啥这么甜,这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农耕文化的传承,太有意义了!”来自陕西的游客李先生感慨道。

活动现场多元展区同步发力,全方位呈现农文旅融合的独特魅力。农副产品展示品鉴区里,颗粒饱满的葡萄干、香气醇厚的特色馕饼、酸甜可口的本地水果等特产琳琅满目,游客们驻足品尝、踊跃采购,解锁吐鲁番的地道风味,感受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非遗展示区中,土陶制作的古朴韵味、柳编技艺的精巧灵动、刺绣作品的细腻精美,在传承人指尖流转绽放,让观众近距离领略非遗文化的匠心与底蕴;画展区域内,各类绘画作品题材丰富,既有描绘葡萄沟田园风光的写实佳作,也有展现农耕生活、民俗风情的创意作品,大家在欣赏交流中博采众长,助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传统美食展示区更是香气四溢,烤包子、手抓饭等特色美食的制作过程直观呈现,在热闹的活动现场,金黄的色泽、诱人的香气的手抓饭让人垂涎欲滴,一张张长桌整齐排列,上面摆放着一盘盘盛满香气扑鼻的手抓饭,居民们热情的招呼着游客,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用手抓取着金黄的米饭和鲜嫩的羊肉,一遍谈笑风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美食中共享丰收的喜悦,庆祝一年的辛勤劳作成果。葡萄沟街道党工委挂职副书记苏比努尔·白克力表示:“葡萄‘埋墩’不仅是保障来年葡萄丰收的关键农事,更是承载着吐鲁番千年农耕文明的民俗瑰宝。我们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让更多人走进葡萄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与甜蜜产业的活力。以后我们将持续推出更多特色文旅活动,让传统民俗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此次活动以葡萄“埋墩”这一传统农事为核心纽带,创新践行“化农为乐,划俗为景”的理念,将民俗传统转化为特色文旅景观,让游客在亲手劳作中懂农事、在深度沉浸中品文化。从农事体验到文化展演,从非遗展示到艺术交流,多元业态的深度融合,不仅丰富了游客的出行体验,更让葡萄沟的农业资源转化为文旅优势,让传统民俗在互动中焕发新生机。下一步,葡萄沟景区将继续以“文旅+农业”融合发展为抓手,深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文旅产品供给,优化旅游体验,让更多人走进葡萄沟、爱上葡萄沟,在感受甜蜜产业活力的同时,领略中华文化的深厚魅力,为“文旅兴市”战略落地见效注入更持久的动力。“这趟旅行太有意义了!不仅亲手体验了葡萄埋墩的农事,还能欣赏非遗技艺、品尝地道美食,更通过画展感受到了葡萄沟的文化魅力。这种把农耕民俗变成景观、让文化可感可触的活动,真的让人印象深刻,也彻底懂了‘葡萄甜’背后的传承与坚守。”来自北京的游客朱先生感慨道,言语间满是对活动的认可与喜爱。

“葡萄‘埋墩’不仅是吐鲁番葡萄种植的关键农事,更是承载着地域记忆与农耕智慧的民俗文化符号。此次活动以‘文旅+农业’融合为抓手,将传统农事转化为文旅产品,让民俗文化在互动体验中焕发新生。以后我们将继续深挖本地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文旅融合产品供给,让更多人走进葡萄沟、爱上葡萄沟,为‘文旅兴市’战略落地见效注入源源不断的甜蜜动力。”葡萄沟景区管委会主任、葡萄沟街道办事处主任牛玉红说。(胡宗仁 依再提古丽·热合木吐拉 哈斯叶提·阿布都拉 吾尼其古丽·吾守尔 阿迪拉·阿不拉)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