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救助暖人心 纾难解困显担当
“要是没有镇上和社区的帮助,我们家真不知道该撑到什么时候……”近日,在阜康市滋泥泉子镇天山路社区居民张权家中,看着每月按时到账的低保金明细,大女儿张慧敏红着眼眶说出了心里话。这个曾因双重疾病打击濒临崩塌的家庭,在镇党委、政府及多方力量的帮扶下,正一步步走出阴霾,重拾生活的希望。
今年上半年,48岁的家庭“顶梁柱”张权突发脑梗,丧失清晰表达能力且长期卧病在床,家庭重担落在妻子全宝红肩上。她不仅要照料卧病在床的丈夫,还需经营家中小店以维持全家生计及两个女儿的学业。然而,长期操劳导致全宝红突发脑出血入院,使这个家庭瞬间失去了主要劳动力和唯一的经济来源,生活陷入绝境。
获悉情况后,滋泥泉子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行动。“绝不能让我们任何一个群众在困境中无助,绝不能让孩子们因为家庭变故而失学!”成为镇上的共识与紧迫任务。今年七月,工作人员顶着高温多次上门,安抚孩子情绪、核实家庭情况,加急对接临时救助政策,第一笔临时救助资金及时发放,缓解了全宝红住院费用压力。
为解决张权一家的燃眉之急,镇政府加快推进低保申请流程,仅一个多月便在八月底为张权一家办好低保手续。如今每月1783元低保金定期到账,覆盖了张权的药费、孩子学费及家庭日常开支。“这不是一笔简单的钱,是给我们家的‘定心丸’。”康复后的全宝红说。
此外,镇政府还积极协调社区、妇联、志愿者组织等力量,形成帮扶合力。志愿者们定期上门打扫卫生、辅导孩子学业、进行心理疏导;学校方面也已为两个孩子落实相关教育资助政策,确保其求学之路无忧。下一步,镇党委、政府还将积极探讨帮助该家庭在条件允许时恢复小店经营或寻找其他适宜的增收途径,助力其逐步恢复“造血”功能。
张权一家的转变,是滋泥泉子镇民生保障工作的缩影。从突发变故陷入困境,到获得临时救助缓解危急,再到纳入低保实现长效保障,每一步都体现了基层党委、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主动作为的责任担当。
滋泥泉子镇副镇长范维新表示,社会救助工作救急难、暖人心,未来将持续优化民生保障服务,让党和政府的温暖成为更多困境家庭战胜困难的底气。(李小燕)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